接近真相-《智慧追寻者》


    第(2/3)页

    只是下次还是会产生冲突的,毕竟自己的习惯不是那样容易改变过来的,而且特别是自己不认为是一个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就根本不会去更改,自己应该没有什么陋习,对吃的也挺讲究,属于月光族,有时候还可能是日光族,一份可以每天拿到现金的职业。

    自己认为人有些习惯是很难更正过来的,这就算是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外在行为,说到习惯,有些习惯是可以被养成的,让人习惯于使用,就像一款搜索软件,里面有很多内容,很多免费实用的内容,让人养成了依赖,那自然这人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习惯使用这种搜索软件,这样广告推广商业价值就出现。

    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的,自己这份职业能否有所发展,也许可以参考这些运营方式,就这样随想,然后自己对这些想法,或者现实现象进行总结,然后就可以使用。随想等现象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自己才可以总结,才可以在以后使用,如果没有随想,或者没有现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应该无法进行总结探索,更不可能出现后面的使用。

    对很多现象都不清楚,不清楚就是描述不出来,想不出来,有很多疑问,自己无法知晓,无从知晓。这样也是可以过一生的,并不可能有人对所有现象都知晓,智能机械也无法做到这样的程度,那种辅助人类,弥补人类本身缺陷的智能机器人就是因为这样诞生的,自己只是看到过,并没有使用过。

    为什么自己想要这样的机器人?这恐怕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和这个时代上的人认识是平等的,认知的不平等,在于自己的原因,也在于自己生存环境的原因,而机器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下次自己看到不懂的,问下机器人就可以了。

    这样,也可能还是会产生不平等的,自己能否看到问题,能否问出一个问题,对问题有所感觉,这恐怕也是一个人类难以逾越的认识不平等障碍,在刚开始就无法发现问题,那就根本没有以后的事情。

    即使现在没有机器人,自己如果能够发现问题,那也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想不出来,也可以找书看,或者问下别人。这里最关键的还是先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变的非常重要了,一个发现不了问题的人,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穿行在人群之中,寻找一些可以乞讨的对象,自己有些基本的判断,并不是每个人都去讨要,一些人看起来并不是那样和善,找一些不是单独一个人的人,更容易获得钱,这是有心里基础存在的。

    人能否总是处于思考中,凭自己的经验,好像无法做到,思考意味着对一些事情的本质探讨,不是表层的东西,人的思想总是在活动的,只是,活动的思想并不意味着思考,就不知晓为什么,这思考就是这样定义的。

    这世界很多认知都被人想出来了,自己这样的人更趋向不再思考了,这种进化是否好,这个不好说了,自己这样的人怎么思考也想不出什么,不思考也许是一个更好的活着方式,这样不至于过的太累。

    因为总是觉的自己不思考,会遗失掉什么,这让自己比较恐惧,也学着努力思考着,反正也就这样无目的地想着事情,听说这样人就会变的成熟,确实有时候并不是经历让人变的成熟,而是思考让人变的成熟,思考让人获得更多经验上的成熟,变的复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