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被迫回营-《医冠三国》


    第(2/3)页

    就在说话间,火把被点起来了,埋伏在树林的人马开始朝波才移动了,马儿的吐气声,兵器的碰撞声,步兵整齐的脚步声,无不刺激着波才的神经。

    波才借着火光一看,好家伙,密密麻麻啊,人数足有三四千的样子,前面的骑兵威风凛凛,前进的步伐整齐有力,铠甲和刀剑在火光的映照之下阴森森的,令人不寒而栗。

    跑,波才是跑不掉了!敌人正面对着他,人数是他的几十倍,他现在的亲信随从连一百骑都不到。而且还有密林,进去就是死战,他肯定是会被杀的。在他的背后,则是他刚刚逃离的军营,杀回去肯定会陷入皇甫嵩和朱的合围,生死难测!

    波才在心里快速衡量了一番,突然掉头就往军营里跑。一个是必死,一个还有生还的可能,当然是选有生还可能性的机会了。看来人的确是最现实的动物,也是最善于求生的动物,哪怕是一线生机都绝不放过。

    此时,波才认为:毕竟军营里人多,现在又正在混战,到时候乘着混乱,扮成普通士兵逃跑,说不定也能活下来。这样做就是不太体面了,毕竟他是威震一方的黄巾军将领。不过他又安慰自己: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命是最重要的!保住性命,将来东山再起,杀尽狗贼,不就报仇雪恨了吗!

    “嘿,看你个熊样!一个回合都没打就跑了!孬种!”那个阴沉的声音大声命令道,“虎豹骑,箭形冲锋!”

    好一个箭形冲锋!果然不同凡响!只见由最快的一队骑兵领衔冲锋,其余的骑兵在两侧紧随其后,步兵则是排成一字长蛇跟在骑兵后面,这样在阵形上构成了箭形。箭形冲锋很适合拥有大批人马的步骑兵在缺乏开阔地带的地形中使用,尤其适用于山地,可以很方便地避开树林,攻击敌人。最重要的是处于箭头位置的两翼骑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步兵,而步兵可以阻挡从后方进攻的敌军。

    当然这种阵形用来追击小股敌人是最合适不过了。要是先头部队拿下敌人,后面的就不用跟着追击了。要是拿不下敌人,后面的步骑兵马上就源源不断地冲上来支援。这样一来做到了合理地使用兵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士兵的体力。要知道在连续行军作战中,体力与士气是一样重要的。

    不过,可惜的是,箭形冲锋固然很快,但是发起冲锋时,波才离阵形还是有一段距离,再加上他掉头就跑,用的是逃命的速度,所以一时间这些人竟无法追上波才。又由于天黑,射出的箭也失去了准头,纷纷落在目标之外。

    算波才命大,竟然逃回了军营。他顾不上喘气,马上拿出拼死的决心:“弟兄们,别乱跑!都给我往中军帐方向杀!”他在乱军之中穿梭,一路高喊着这句话,还命令随从四处奔跑,高喊他的命令。

    波才为什么要命令所有的人马都杀向中军帐,而不出四散出击,或者自己多找一点兵马再次组织突围。这主要是波才的目的就是做最后一搏。他觉得自己人马多,虽然打不过敌人,但是如果都汇聚起来,大家靠着人多说不定会提高士气,到时候拼命一击也许可以突出重围。毕竟波才手下的黄巾军都是农民,加上起义仓促,严重缺乏军事训练。他手下的将领们根本不懂排兵布阵,打仗全靠热情和运气。士气好的时候,可以战无不胜,一旦士气低落立刻鸟兽散,根本不懂沉着冷静的重要性。因此,波才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聚集,而不是分兵突围。

    可是想在战争中寻找幸运是不现实的。再说波才已经偷偷地逃过一次了,黄巾军已经群龙无首很长时间了,被打得处于溃散的边缘。波才的重新归来并没有让士气快速提升。他只组织起了几千的兵马,排成长方形的阵型,努力地向原来他放弃的地方中军帐挺进,满怀希望地与申文会师,希望能创造出奇迹。

    就在波才率军作垂死挣扎之时,追击波才的部队已经冲了进来。由于这支部队并未参加之前的战斗,所以体力明显占优,再加上骑兵很多,这下波才的余部雪上加霜,伤亡急剧地增加,很多黄巾军甚至没看清进攻者的模样便丢了小命。

    时间过得很快,这场战斗已经打了快一个时辰了,军营里尸积如山,死者绝大多数是黄巾军。皇甫嵩和朱的军队伤亡很小。双方在数量上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而朝廷军队在军事素质上的优势愈发明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