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暗流(下)-《边唐》
第(1/3)页
”陛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河中之地原本属于昭武九姓,我大唐助钦化王赶走大食人,进军河中自是顺理成章。乌浒水以西久为大食所有,大唐越过乌浒水,便是师出无名。”
“然乌浒水以西百余年前乃是属于波斯,我们以重开波斯都督府的名义进军乌浒水以西,便是名正言顺之事。何况波斯遗民虽然很少,却毕竟不是一点儿没有,木坤家族盘踞吐火罗山中多年,如今波斯王普尚还带着族人在那里,安西健儿们若打起为波斯王复国的旗号,定然会令波斯遗民望风归顺,大军便少了不少阻力。”
李隆基沉默许久,看着陈希烈道:“说的有些道理。我只想知道陈卿你收了木坤多少好处。”
“木坤送的东西都在这里,微臣不敢拿回家中,一直放在身上。”陈希烈脸色平静,自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恭敬的在李隆基面前打开了。
李隆基看了一眼,摆了摆手道:“收起来吧。你倒不算黑心。”
陈希烈呵呵一笑,把盒子揣回怀里:“陛下,这件事情臣以为可行。”
李隆基沉思良久,点了点头道:“李璟在东边开疆拓土,朕正需要钱用。看在两百万缗钱的份上,朕可以答应木坤。不过要先出个章程来,一定不要影响到马璘在河中的开拓。陈卿,你回去好好想想,写个能让朕满意的奏章再说吧。”
陈希烈笑着点了点头,躬身离去。
李隆基长出了一口气,陈希烈不会骗他,这一点儿自信他还是有的。三千缗钱的礼物,当着他的面承认了,他自然不会追究。
战事一起,花费的钱帛便如流水一般。李璟在辽西开拓,补给线越拉越长,耗费的钱粮越来越多,户部已经有点儿吃不消了。
说起来还是马璘最让人省心,打起仗来最为轻松,每一战之后都能获得大量财富。
不过李璟已经是做的不错了,贫穷的契丹人和奚人哪有什么值得掠夺的东西,马璘乃百战宿将,李璟不过是初出茅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易,必须要在钱粮上全力支持,不能让这些沙场血战的长安子弟心寒。
既然泥涅师的子孙还存着复国之念,那就不妨给他们一次尝试的机会。波斯故地太大,大唐本来就没有完全占据的打算。
……
新的赐婚诏书从兴庆宫内发出,一份直接送到了扶风郡王府中,一份送到了高仙芝大将军的府上,还有一份直接快马送往了河中。
与此同时,诏书的内容也在长安城内公开传扬开来。这是大唐天子李隆基的意思,他自认这是一段佳话,自然不惮于闹得人人皆知。
诏书内对于高仙芝大加赞赏,加封高仙芝为密云郡公,右羽林大将军。杨国忠刚刚恢复爵位,诏书刚出长安,自然不宜再加封赏,却也在诏书里大大夸赞了一番。
得到夸赞最多的乃是马璘,原本浮浪的行为在诏书里却成了重情重义。诏书的最后,自然是杨家高家两女同为正妻,同为马家大妇这件奇葩的事情。
挽起妇人发髻的杨幼娘已经重新在郡王府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接到圣旨之后,杨幼娘神色极为平静,赏赐了传旨的中官,便一个人拿着诏书去了后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