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商标-《边唐》
第(2/3)页
汉文史料上关于葛逻禄三部的记载,在安史之乱后便戛然而止。好在黑衣大食也是一个真正的文明国度,巴格达的史官们也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马璘才能知道大唐退出安西之后,葛逻禄人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而且维持了数百年的时间。
在之后,便是突厥人和大食人接触,渐渐受到大食人的宗教影响,皈依了胡大。作为大食帝国边境上的蛮族,突厥人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他们先是作为雇佣兵参与大食人的军队,后来便取代了波斯人,成为大食军队的核心力量,再后来突厥人便在巴格达废立哈里发,实际上掌管了这个帝国,突厥人的君主也成了哈里发指定的苏丹。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了成吉思汗崛起的时代。
当然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中国已经易代数次了。
突厥部族和大食人间的冲击与融合,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件大事。而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融合尚没有发生,或者说即将发生。
现在突厥部族和大食人之间,隔着的是河中的粟特人。现在粟特人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祆教,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突厥部族在苏禄可汗的带领下,和大食人在河中厮杀数十年,尚是生死仇敌,自然是不会受到大食人宗教的影响。
谋取河中之地,除了想要为汉民族夺取这一块肥沃的绿洲之外,本来也有隔开大食人和突厥人,避免突厥人皈依胡大的意思。说起来占据河中和重开碎叶军镇,其实可以算是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为汉民族开拓更多的领地,都是为了让汉文化影响到更多的区域。
这个时代的突厥人,与后世的突厥后裔差别很大,除了所谓的蓝突厥贵族阿史那氏和后来崛起的突骑施黄姓可汗家族之外,大部分的突厥人都是黑发黑睛,与汉民族一样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汉人差别不大。在被大食人影响之前,突厥人融入中华文化圈子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如果不能,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消灭。不管如何,让强大的草原突厥人成为胡大的信徒,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重开碎叶军镇,不仅是重开丝路北道,打开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商路,还能让汉民慢慢在此地占据多数,汉族文化也就会逐渐影响到此地。为了扩大汉文化影响的区域,这同样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路想着,不觉已经到了田庄附近。今年的冬天较为漫长,二月中旬土地还未解冻。田庄内却已经是极为热闹,老远就能看到铁匠铺子里冒出的黑烟。
马璘告诉高芊芊用煤做燃料效果更好,如今已经是后悔了。几十个铁匠炉子堆在田庄里,弄得乌烟瘴气的,到处都是飘着煤灰。让她把这些东西搬离大宅远点儿也不听,说什么怕别人偷学了马家打造蹄铁的技艺。开玩笑,这算是什么技艺,聪明人拿到一个很快就能仿造出来。
至于马璘所说的吸入煤灰会影响身体,更是直接遭到了高大小姐的嘲笑。现在这十几个铁匠炉子日夜开工,庄子里的人都弄得脏不拉几的。几十个漂亮侍妾住在后院,都是被弄得一身煤灰味儿,搞得马璘现在都没多少碰她们的兴致。
庄户们倒是没有什么,各家各户的男人大多都去铁匠铺子里干活去了。力气大的抡大锤,力气小点儿的打打下手,每天都能弄上百十文铜钱,足够买上两斗白米了。庄户人家冬天里哪有什么进项,这样的待遇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都对这个未来的家主夫人感恩戴德,不停念叨高芊芊的好处。
马璘虽是后世来人,原本关中汉子马璘豪奢的习惯却还是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他。这个庄子被高芊芊搞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住不成了。左右高芊芊不听他的话,只好等冻土化了后重新在庄外立一座宅院居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