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虎蹲炮(上)-《定秦曲》
第(1/3)页
严格来说,火门枪虽然有一定的作战效率,但是在其实际的作战距离问题上,火门枪的有效射程一直是张嘉师难以接受的情况。』』 笔趣阁WwΔW.』biqUwU.Cc
有一种说法,就是突火枪本身也有5o米的有效射程,只不过张嘉师对此真的只能够呵呵哒,因为就算是一种在史书上也有不少着墨的武器当中,也就是这么一个有效射程的数据。
这种武器就是被称之为“大号散弹枪”的虎蹲炮。
……
虎蹲炮为了便于射击,把炮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得名。虎蹲炮威力不大,类似今天的迫击炮,是以曲射为主的火炮。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炮管薄,射程不远(5o米),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射和大量装备基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然而这个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虎蹲炮的装药以及射方式与迫击炮是两码事。
虎蹲炮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这一点是基于虎蹲炮本身的重量较轻的前提,在一些特殊的作战环境下,虎蹲炮甚至是可以用数员官兵来进行机动性搬运。(移动度什么的,这个不是重点。)
虎蹲炮创制于明朝嘉靖年间,明中叶中国东南山区倭患猖獗,在与倭寇的斗争中,由于水田里沟渠纵横,地形复杂,兵器家们根据实际需要创制了虎蹲炮。
此炮尾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36斤.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oo枚,上面用一个重3o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轰击倭寇密集的作战队形,有效地抑制其疯狂的攻势.所以,在以后的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军队里,每5oo人装备3门虎蹲炮。
从以上的描述就可以看到虎蹲炮的射方式,本身就更加倾向于散弹射而非迫击炮的曲射打击。
当然,也不是说虎蹲炮无法使用曲射打击的方式来进行作战,只不过在很多方面而言,这样的作战效果比起虎蹲炮进行直射的效果还差。
戚继光时期的虎蹲炮可能只算轻型火炮。但是明代的人却不这样认为的。那时很多人认为虎蹲炮是大炮。戚继光在论及火器时说:“快枪复有大炮,似可当虏聚冲。但大炮须防跃退,须去营二三十步。”
这里的“大炮”,实际是指“三将军”、“缨子炮”、“毒虎炮”等炮,《练兵实纪》也称:“国初分在边方,有所谓‘三将军’、‘缨子炮’者;近时有所谓‘毒虎炮’者,固亦利器,但体轻易跃,每放在二三十步外。”“炮大不可多得,数炮不能退虏,而群炮在后,不得齐放,适败我事。”
值得注意的是,戚继光在不同的场合中称“三将军”、“缨子炮”、“毒虎炮”等炮为“大炮”、“炮大不可多得”,那么,在一些旧炮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虎蹲炮,当然也算大炮了。
明末著名的火器理论家焦勖,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口授的欧洲先进火器技术,编成《火攻挈要》一书,书中说到中国本土火器铸造时,称“其大器不过神威、熕,灭虏、虎蹲,小器不过三眼快枪。”[19]将虎蹲与神威以及熕相提并论,誉为“大器”。
明朝的邻国朝鲜,其人民在平壤之战中,看见援朝抗倭的明军,配备了各种威力惊人的火器,不久便在自己的军队中大力推广火器。朝鲜官方史籍《宣宗实录》称“为当炮手,又须兼习各样大炮。”还特别提到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称:“此效篇内,亦似以佛朗、虎蹲、神飞等炮试放,以效其高下,岂专习鸟铳而已哉,火器翻释,各给各哨,使之预讲试放之法,来春为止,以前各样大炮轮回试才。”可见,朝鲜人也把虎蹲炮与佛朗、神飞等炮并列为“大炮”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