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终章 新的开始-《定秦曲》


    第(2/3)页

    嬴政的话,让蒙恬也不淡定了,因为蒙恬可是很清楚,张嘉师能够统驭先前的那么五千人的阿房都尉军,并不是张嘉师自身的能力所在,而是阿房都尉军的特殊性,以及张嘉师的身份……

    “对了,陛下是想让我那个义弟的身份,将燕代故地的北军,控制在手中。”蒙恬想到了这个关键之后,心情突然变得轻松下来。

    事实上,有几个人知道,他虽然贵为大秦军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将军位置,但是这个位置真的让他觉得如芒刺骨?

    伴君如伴虎,若是嬴政因为一些事情,而对他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起了疑心,那么他哪怕是武安君再生,下场也会相当惨。

    所以,假如有张嘉师为他分担一些压力,蒙恬可以说求之不得。

    世人都知道,如同王翦一样的名将不是单纯的武夫一样,他们蒙家在发迹之后,同样也有着自己一套的处世方式。

    所以,蒙恬很干脆的在等待着嬴政对他说出那句话。

    正如蒙恬所想的一样,嬴政在思考一下之后看着他,询问出一句话:“上将军,你的看法如何?”

    “臣赞同陛下的意见,但是正如丞相所言,张都尉的年纪太年轻了,臣愿意派遣苏角以及间两位军中有名校尉,从旁协助。”蒙恬恭敬的对着嬴政躬身抱拳。

    而嬴政听到了蒙恬的话之后,露出了一丝难以明悟的笑意。因为这两人他也见过,也很清楚两人的心中是忠于大秦的猛将。

    他也知道蒙恬为何会选派出这两个人协助张嘉师,而不是能力相对而言最高的王离,因为蒙恬自己都很清楚,现在的张嘉师,可是很难指挥得动他的大舅哥。

    所以避免出现什么麻烦,蒙恬说出了两个他认为最好的辅助人选。

    轻轻地点了点头之后,嬴政看着其他人,缓缓说道:“诸位爱卿,还有其他意见吗?”

    “臣等认为上将军意见甚善。”其他人心中,就差没有明面上说一句:“陛下跟上将军两人都达成了共识,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嬴政看着动作相当齐整的帝国重臣,在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李斯。”

    “臣在。”

    “你来拟旨。”

    “……,喏!”

    在李斯在内侍搬来一张桌子以及笔墨绢帛之后,坐在桌子后面拿起毛笔。

    而嬴政在这个时候说道:“任命阿房都尉张嘉师,调任大秦左将军一职,统筹代郡,上谷,渔阳,广阳,右北平,辽西以及辽东郡诸军政。并且赋予其督察属下县城吏治职务。”

    李斯握住毛笔的手有些颤抖了,因为他很清楚,嬴政这样的安排,完全是将燕代故地分出来的七个郡,完全集中在张嘉师的手中。

    军政大权还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张嘉师能够凭借督察属下县城吏治的权利,将自己的亲信大举安插在七郡的势力范围内。

    可以说,张嘉师已经成为了一个无诸侯王之名,但是绝对有诸侯王之实的存在。

    前提是,这一份诏书正式在朝堂上颁布下去。

    李斯很想说些什么,但是他缓缓的抬起头,看到了嬴政在闭目养神,他就只好继续写下去。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话想说,就连张嘉师两位义兄都是如此。

    掌握七郡军政,这一点,不是张嘉师就开始做的事情,蒙恬以及现在的南海都尉任嚣,同样是军政在握。

    但是他们可没有随便任命官员的权利。

    但是,官当到这个地位,没有一点观颜察色的小技巧,估计他们都不可能过得这么轻松快活了。

    嬴政闭目养神,就是让他们闭嘴,他的意见已经是这么决定了。

    好吧,我们都是打工的,你是大老板,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整个偏殿当中都变得鸦雀无声,只有摇曳的灯火,在照耀着殿中的几个人。

    ……

    “陛下,臣写好了。”

    李斯恭敬的将手中墨迹还没有完全干涸的诏书,递到嬴政面前的桌子上。

    而嬴政则是将诏书浏览一遍之后,打开了盛装用和氏璧作为底座而加工成的传国玉玺,拿出了传国玉玺,将底座按在了一方朱砂盒子上面,然后再重重的将传国玉玺的底座,印在这份诏书右面的空白处……

    随着和氏璧的底部的朱砂,拓印在诏书上面之后,这一份诏书,可以说,将会成为张嘉师转变的最重要一个环节。

    搂住嬴汐以及赢涟姐妹的娇躯,正在沉沉入睡的张嘉师,并不知道,他今天可以说是三喜临门……

    (纠正一个千古谬论:传国玉玺不可能完全是和氏璧制作,因为众所周知,玉璧一般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要是和氏璧能够做成方形的传国玉玺,除非是整个打碎,然后再嵌成玉玺。除非,和氏璧事实上是一块玉砖,或者是只截取一部分来作为基座,再配合其他什么材料来制作成传国玉玺。)

    ………………………………………………分割线…………………………………………

    第二天,张嘉师府邸中养着的几只打鸣雄鸡,在自己的鸡窝中,相互较劲,大声司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