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春耕-《诸夏风云》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眉州,乞活军都督府。
李信倦怠的放下手中的文书,招贤的文书贴出去了将近两个月,但是应榜者吗?却是不如人意,嘛!不过这也在李信的预料之中。毕竟他李信是贼,固然在底层的百姓心中形象不错,但是在那些书生的眼中一个逆字却是结结实实的戴在了他的脑袋上。
随着时光渐渐流逝,乞活军治下五州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李信这个做主公的,也是终于能歇下来了。不过歇归歇,事情却是一点也不少。眼见到了二月底,春耕之事也逐渐摆上了案头。
考虑到因为种种的兵灾,李信也曾命令都督府借粮给百姓。打个比方说,如果百姓借了一担粮,到了收割的时候,就要偿还一担二斗,二斗粮看着是不多,实际却是不轻。在这个时代,亩产最高也就是三担左右,如果每亩地能收四担粮的话,那就已经可以祥瑞了。两斗的利息固然是不轻,但是和那些缙绅放的高利贷那就是良心价了。
毕竟蜀地五州经历三年动荡,土地也有了不少的抛荒。所以如何再把这些田地再给收拾起来,是乞活军目前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虽然已经将春耕的事安排给了方元的政事厅,但是李信心里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在一个农耕民族作为主体的国家,春耕可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时人有诗曰: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在大赵,春耕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节日。在立春的前一天,由县衙的衙役抬着春牛一路吹吹打打,沿途的百姓家家明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表示一年五谷丰登。而后,官长亲自祭祀,礼仪三起三拜。而后祭祀结束!
……
但是蜀地久经战乱,这些祭祀基本上就不用想了。而且乞活军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管这个,毕竟刚刚接收了那么多的地盘,乞活军的官佐也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能做的也只能在政事厅下面设立一个农司,让方元去安排春耕的事宜。
想到这里,李信也没了再躺下去的兴致,穿上一身大氅,出门直往将作坊而去。
说到这里,要说明一下。乞活军都督府仿六部制,在都督府下设立吏漕、户漕、法漕、工漕、仓漕,以此管理蜀地五州。吏漕管理官员,户漕管理百姓,法漕执掌刑律,工漕管理大兴土木之事,仓漕执掌粮秣。士卒由都督府直辖,故而不设兵漕。其实在历朝历代文人插手兵事,都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武将的职权开始削弱。甚至可以说一旦文人开始插手兵事,就可以视为一个国家衰落的开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