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人才-《诸夏风云》


    第(2/3)页

    虽然已经实施军事管制,但是这只是一时之计。军法太过严苛,强行依军法治民事,迟早还是得出大乱子的!

    尽管李信早在两个月之前,李信就在乞活军下设置了一个庶务司,由武士同担任庶务司教授一职。

    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培养一部分人才,来填补乞活军未来的软肋。虽然刚才武士同告诉自己,庶务司的培训已经完成。但是即使是这样,能够完成学业的也不过区区六十人,就这还是加上武家和李家两家人以后的结果…..

    虽然眼前的问题已经勉强算是度了过去,但是未来呢?就算是现在,乞活军治下五州也不过勉强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维持正常的运转还行,但是如果有什么大动作,出乱子的可能性几乎高达百分之百。

    想着即将面对的情况,李信就是一阵头疼。此时此刻,他不得不先把人才体系的供应这个大问题放在自己的面前。大赵地大物博,文风极盛。人才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他李信不一样,首先,他是匪;其次,他是匪;最后,他是匪!

    不管如何,大赵毕竟代表着正统,代表着汉家正朔。虽然这是他自己说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不认可。因为本朝太祖登基的时候,并没有汉家正统的标志“和氏璧”,而是自己刻了一个授命玄玺。

    但是,大赵已经统治了六十年。即使再不正统,也比他李信正统。他李信现在就是一个贼头,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有一部分读书人因为他的威势来投靠与他,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李信很清楚,这个现象很可能会出现,甚至可能很频繁的出现。但是,那个时候却绝对不是现在!!

    站起走到窗前,抬头看着苍茫的天空,“等安定下来,就该把教育提到台前了!“一股奇怪的感觉涌上了李信的心头,“承大运之所寄,开万世之先河!“摇摇头将这种奇怪的热血从心中抛出去,李信转身回到了书案前,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了。

    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文,一股奇怪的荒谬感涌上了他的心头,“国无贤臣啊!“如果有的话,就不会把自己抓过来当壮丁了!

    秦岭,隐门。

    水隐真人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文渊,心中的千般话语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看着这个倔强依旧的男儿,水隐真人终是开口道:“你可知,就此一去,你与我隐门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瓜葛!“

    “弟子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