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甲衣-《诸夏风云》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在武士同做了明确表态以后,李信放心的出了武家。至于武士同会不会骗他,李信相信武士同是个聪明人。聪明人都惜命,尤其是武士同那样的老狐狸。自己单身见他,就已经在告诉他自己不怕他跑,相信徐昭的这个叔翁还是能看出来的。

    李信领着两个护卫趁着夜色离去,望着李信远去的背影,武士同捋着胡须,又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徐昭,幽幽一叹,“后生可畏!”听着武士同意义不明的话,徐昭脸上一红,罕见的露出了一丝小女儿态。看着徐昭,武士同又叹了一口气,“我那个大兄算是白养了一个女儿,女生外向的可怕哟…”

    听着武士同的话,徐昭身子一扭,转身回了书房。看着渐渐远去的侄女,武士同嘴角渐渐露出了一丝笑意,丫头终于长大了!

    两辆马车行走在官道上,残破的官道让李信算是吃尽了苦头,如果以后占了益州一定要先修一下官道。

    李信这一次出来主要是为了做两件事,一个是见武士同一面,因为武士同关乎着乞活军未来的通讯系统是否成立。而另一件事,就是为了去请一个老头,一个逃亡老头。如果说武士同代表着乞活军未来的通讯系统的话,那这个老头则代表了乞活军未来的甲胄供应。

    有赵一朝,因为得国不正,所以对于武器盔甲的管控极端严格。大型武器如甲胄、弩机等很难流入民间,所以乞活军上下的武器供应只能说是勉强够用。如果真要硬碰硬的与官军打一场仗的话,那乞活军的武器储备估计就要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官军和义军打仗之所以能连战连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义军上下装备的最多的就是长枪和布衣。

    大赵崛起的时候北魏已经崛起,中原的三大天然马场一个不剩。大赵每年只能通过所谓的茶马互市来获取马匹,如此以来的结果就是,大赵很难组建成建制的骑兵。汉时一战能够投入三十万匹马,至于大赵,如果能有三十万匹马的话,二十年前南京道一战就不会输了。

    所以,在太祖皇帝殷则与北魏一战吃了一场血亏之后,就严令军器监研发新武器。如此一来,八牛弩、神臂弓、等杀伐器物应运而出。更重要的是,军器监通过对纸甲的改良,成功的将纸甲这个前朝用来彰显中华威仪的仪仗用品,彻底转化为了战争用品,极大地降低了战争的消耗。

    但是,兵器的改进却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效果。太宗皇帝殷义南京道一战误入敌军陷阱,二十万精锐禁军所剩无几。自此之后,大赵彻底失去了北进幽燕,会猎草原的资格。然而,不管怎么说,兵器的改进确实挽回了一些战争中的劣势,哪怕是在防守的方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