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简介 1-《八仙演义》
第(2/3)页
在教育制度上,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增置进士科,使国务的操持由世族门阀政治而逐渐改向科举取士。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终止,为古代中国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贡献。政治上,他为了打破由关拢集团垄断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蕴等南方集团官员,假造隋文帝遗诏缢杀兄长废太子杨勇。其弟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炀帝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此后不久,炀帝听从云定兴建议毒死杨勇诸子,翦除了对帝位的威胁。处死了隋朝功臣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
军事上,在即位前曾参与与突厥、契丹之战事,皆有所获。大业五年(609年),他亲征平定土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炀帝亲征土谷浑后,又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大业八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人,败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及平壤城(今属朝鲜)下。次年再发兵围攻辽东城。这时,在黎阳仓督运军粮的杨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便乘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迫从辽东撤军。杨玄感败亡后,隋炀帝下令追究,共杀三万余人,流徙六千余人。十年,炀帝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因隋末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依例北巡长城,始毕可汗率兵将其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炀帝派人向始毕之妻、隋义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
隋炀帝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大业七年隋末民变爆发。
隋炀帝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炀帝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叛军逼缢隋炀帝,时年五十岁。
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工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杨勇
杨勇在北周时,因为祖父杨忠的功勋,被封为博安侯。后来杨坚掌政,立杨勇为世子,并拜为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大象二年(580年)九月,杨勇被任命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领统管北齐之地。后征召回京,进位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管理宫禁防卫。
开皇元年(581年)二月十四日,其父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二月十七日,隋文帝立杨勇为皇太子,军国政事等皆令杨勇参与决断。
杨勇容貌俊美,生性好学,善于词赋之道,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他的朋友包括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都是当时的文人。杨勇曾经文饰一件蜀铠,隋文帝担心他染上奢侈的恶习,特地告诫一番。
到了那年冬至以后,百官朝见杨勇,而杨勇也高兴接受他们的祝贺。隋文帝问臣下说这是哪种礼节,太常少卿辛亶表示,东宫应该只能用贺,而不能用朝见。隋文帝认为杨勇违反礼制,于是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见礼去见杨勇,并且对杨勇的宠爱也日益消减,反而增加怀疑之心。后来隋文帝选侍卫官时,将武力强者都选到自己身边,高颎便进谏表示这样恐怕保护东宫太子的侍卫官就显得太弱了,这让隋文帝相当不高兴,认为高颎是因为其子高表仁是杨勇的女婿才帮他说话,从此对他就更提防。
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有许多妾侍、珍宝,其中有位云昭训,因姿色娇美,特别得到宠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这让杨勇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相当不满。杨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宠爱,气出了心病,没两天就死了,杨勇随即让云昭训主持太**。独孤伽罗认定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不但责备杨勇,又派人去暗察。晋王杨广知道母亲对兄长有不满,便假装自己没有什么姬妾,且只和萧妃厮守。于是独孤伽罗更讨厌杨勇,并对杨广的德行大加称赞。独孤伽罗每次抱怨云氏专宠、感叹元氏夭亡时,杨广也跟着痛心疾首,让独孤伽罗更加喜爱杨广,有意废黜杨勇的太子之位而立杨广为太子。杨勇为此感到害怕,却又没有办法;隋文帝知道他内心不安,便派杨素去观察他,结果杨素却故意激怒杨勇,使杨勇说出抱怨的话,从此隋文帝更怀疑他了。独孤伽罗与杨广等人都在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向隋文帝进谗言,加上杨勇多有埋怨之言语,隋文帝于是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很多大臣都认为杨勇罪不至被废,而且废立太子是大事,但隋文帝不听。杨勇也自认罪不至被废,屡屡要求面见隋文帝,想要告诉隋文帝有关自己的冤屈,但都被皇太子杨广给拦下,无法达成他的心愿。情急之下,杨勇爬到树上,大声呼喊隋文帝,希望隋文帝听见后可以见他一面。杨素趁机向隋文帝进谗言说:“杨勇已经心神丧失了,被妖魔附身,魂都收不回来了。”隋文帝也这么觉得,因此杨勇终究无法与隋文帝见到面。杨素诬陷杨勇,方式与罪名也大都如此。
直到文帝卧病于仁寿宫时,皇太子与文帝姬妾皆随侍在侧,《资治通鉴》、《隋书》载宣华夫人被太子杨广“无礼”之事。宣华夫人将此事告诉文帝后,文帝始知冤枉了杨勇,并大骂独孤皇后与杨广,派人召杨勇进宫,准备废杨广而复立杨勇为太子,但是此事被杨广拦截,随即文帝便暴崩,杨广即位,立即假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炀帝后来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继承其位,全部流放济南,后来多数都被杨广杀死。
开隋九老:
1伍建章
伍建章,字德良,号安公,安徽蒙城县王集乡人。大隋开国,伍建章因为功高盖世,受封为忠孝王,果然人如其名,以忠孝为本,在朝中和民间声望颇高,并且将家传枪法刀法传授给儿子伍云召和侄子伍天锡,两人分别成为隋唐第五条好汉和第六条好汉,此后伍云召受封为南阳侯,坐镇南阳关,而伍天锡则上山落草为寇。后杨广杀父弑兄,谋国篡位。忠孝王得知之后在庭上大骂杨广,被敲牙割舌,满门抄斩!得知家门遭难,伍云召在南阳起兵,为父报仇,掀开了反隋热潮!(为评书、电视剧虚构人物,无原型)
2高颎
高颎(?~607)中国隋代名相。字昭玄,一名敏。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高颎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周大象二年(580)杨坚辅政,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遂任其为相府司录。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杨坚,高颎自请监督诸将进军,很快平定了尉迟迥。因此,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成为杨坚最得力的助手。隋朝建立,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为当朝首相。他明达世务,自任宰相后,竭力协助隋文帝杨坚处理朝政。政刑大小,无不筹划;荐引文武人才为隋出力;综合前朝旧法,主持修定隋律;创立输籍定样,招徕大量浮客,增加了国家编户。开皇八年(588)隋出兵伐陈。高颎为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以功封齐国公。隋文帝拟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时,高颎反对,渐被文帝和皇后疏忌;开皇十九年被人诬告免官。仁寿四年(604),隋炀帝即位,高颎复起为太常卿。大业三年(607),因对炀帝的奢侈和当时政事有所非议,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日被杀。(历史上确有此人。)
3杨林
杨林(隋唐英雄,靠山王杨林)
《说唐》书中描写: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历史原型:名杨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受封卫王。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帝宠爱。隋唐第8条好汉,炀帝杨广的叔公,大隋军委主席,“逢州杀州,逢府夺府,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为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或缺的汗马功劳。曾三次率隋军北伐,大败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塞北。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度,名声甚好。
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