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过年-《汉家日月》


    第(2/3)页

    由此他心情也是极好,对于王力的举动不以为忤,反而对着漫天的大雪,诗兴大发,嘴里沉吟不断,同时由于自己一向宽袍大袖,身上到处漏风,冻得只是瑟瑟发抖。王力则是幸灾乐祸的道:“酸!继续酸!让你要风度,不要那个,那个什么‘温度’,看冻不死你!”

    耳里听着肖先生的吟诗,看着天地一片素白,雪花漫卷,于望却是没来由的想起后世一诗:“······,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大明的天下啊!虽然现在有了我于望这小蝴蝶在奋力扇动小翅膀,但命运还真是祸福莫测,生死未卜!

    四人走的再慢,到底还是到达了下码头庄。众人一进下码头庄,看到庄内民户也是一样在忙贴春联,换门神,虽然年景不好,不过大家还是一样要过年,只是大伙儿脸上凄苦,这年节的喜庆气氛却是半点也无!

    于望先送了肖先生回家,随即三人直奔于家而去。这一路上也碰上了不少庄民,看到骑着高头大马的于望,一个个都是敬畏的弯着腰,大声的请安。看着这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穷苦大众,于望叹息一声,“众乐乐!这个目标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呢?!”

    于家大宅如今可不比以往了,门楼俱都找工匠修葺过,墙体也是用生石灰刷过,里外整洁焕然一新,再也没有早先颓废的味道。

    听到马蹄声,从于宅里窜出三个小屁孩,嘴里高兴的喊着“舅舅!舅舅回来啦!”这三个小屁孩可不是自己三个姐姐的孩子!于望高兴的下马,抱起这个捏捏外甥的小脸蛋,又抱起那个,打打小屁孩的屁股,嘴里也是笑声不断。

    李舒则是从马上取出了一大盘鞭炮,递给了三个小屁孩,三个小孩大喜,伸手抢了鞭炮就摇动着小屁股,一溜烟跑的没影了,只留下了一串的嬉笑声。

    于望进了自己大宅,就听到刘捕快大声的豪笑,同时自家老娘几人也迎了出来。于望三人赶紧施礼请安,于家大娘笑的嘴都合不拢,只是道:“宝宝,宝宝,外面天寒地冻,赶紧进屋!就等你了!”

    在宅里大厅,于家大娘抚摸着手里的一匹绸缎,桌子上也放满了一些锦缎衣裳,首饰,与女子用的胭脂花粉等物。这些却是李舒心细,在派人去县城买猪的时候,顺便让买了一堆回来,这过年上于家,总不能怠慢,空着双手而去不是?于望倒是心粗,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

    于家大娘拿着绸缎左看右看,道:“李舒你这孩子,倒是有心了。没想到本妇人老也老了,反倒有机会穿得这么好看。”随后她又高兴地埋怨道:“买这些东西想必花了你不少钱罢!宝宝,等下你可把这些花费给李舒补足了,不能让他吃亏!”

    “老夫人啊!谁说您老了?您还年轻的很!我们和于大人情同手足,他的娘亲就是我们的娘亲,这孩儿孝敬母亲,还彼此分的这见外?”却是王力这大嘴巴在嚷嚷。

    于望微笑道:“是的,娘亲!我和他们兄弟相称,是不必这么生疏!”

    “好好好!”于家大娘欣慰着看着李舒二人,心里寻思道:“有如此二位豪杰襄助宝宝,想来也是我于家的福分!”

    突然间,于家大娘又落下眼泪:“这合家团圆喜庆的日子!就可惜这老于这老不死的,没有这福分啊!······”

    “哎!亲家婆!你这是哪里的话,如今于家兴旺发达,老于在九泉之下也应该是笑呵呵的,你何必在这大过年的,说这些话!”却是刘捕快在插嘴。

    “是,是,是!是老妇人糊涂了!”于家大娘抹了把眼泪,笑着道:“赶紧,赶紧准备好酒菜,宝宝这一路而来,想必肚子都饿了!”

    说来,今天于望回家,这家里都有准备,当下,于家厅堂里摆上一张大桌,桌正中摆着一炉炭火,面架着一锅滚沸的肉汤。桌上旁边摆满了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白面馒头高高的堆叠起来,又还有一大盆的拉面条,拉面是于家大娘亲手擀做的。旁边又置有小桌,小桌上又陈有云糕、红枣,栗子、杂糖等点心食物。离桌旁不远的炉火,又在面呼呼地烫着热酒。

    于家众人当即围着饭桌埋头大吃,看着这么丰盛的饭菜,王力的筷子只是伸着向火锅里捞肉吃,面前的饭碗也盛满了白面面条,嘴里哧溜声不断,只是嚷嚷着:“老夫人做的一手好面,又筋斗又有嚼头,我老爱吃了!”

    “你喜欢吃就好!”于家大娘喜笑颜开,“喜欢吃,就常来!”

    “来!望哥儿!走一个!”刘捕快敬了于望一杯酒,乐不可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救了那刘家公子,破获白莲大案,官府上下都引为大功!已经有了小道消息,在永平兵备副使的提议下,以前我们乐亭在你们马头营不是设有巡检司,后来不是撤销转到榛子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