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善后-《汉家日月》
第(2/3)页
除了现钱之外,还有丝绸二百匹,棉布五百匹,尽管大家都不太懂绸缎成色,可看花纹光泽估计是上好的货色。在周家的一个角落仓库,还发现了大批用用草袋子包裹着的瓷器,加起来也值个一两千两银子。
据周秀才交代,由于开平中屯卫地区盛产上好瓷器,他平时还经营点瓷器买卖,每次囤积货物后,就发往江南,那里有的是人收购,每年做这个,也能挣不少银子。
真是土豪啊!于望惊叹不已,区区一个乡下土财主,居然就有这么多家产?打土豪来钱这么轻易,回报这么优厚,真是让人蠢蠢欲动啊!
刘捕快在边支着耳朵仔细听,在那里也是倒抽凉气,心里骂道:“我刘老虎在乐亭一年辛苦,也不过是捞个一二百俩银子!现在看来我每年的那点进项,给周秀才,不,周老虎塞牙缝都不够哇!”
一切都尘埃落定,眼下就是分赃的时候了。于望请教刘捕快如何处理财货?刘捕快倒是当仁不让,沉吟着向于望分析。
如此大案,这县衙里上上下下都要分润拿好处,那是肯定的!官场历来如此,哪怕是刘捕快这个县衙的老人,也不能吃独食!不然这个案子就会到处有人刁难,不能快速定性,不能快刀斩乱麻就会横生枝节。如此,在这里拿出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份额,由刘捕快打理,其中县尊老太爷是大头,剩余的人马,谁多谁少,刘捕快心里有数。
其实按照官场潜规则,凡是办案得到的好处,历来要拿出五成的好处来各处丰润,刘捕快认为这次谁也不会知道周家有如此偌大家产,再说乐亭县衙那些土包子,拿出一千多俩银子,已经够他们惊喜的啦。
至于刘捕快自己,也是拿了一千多俩,他的三个手下每人拿二百俩,剩下的大头全部归自己。于望劝他多分点,他却是坚持婉拒,说自己本来是想一分都不拿,但是贼都不空走一趟,何况公差?自己不能坏了规矩,于望现在家大业大,银粮吃紧,本就该得大头。
那三个公差更是半句异议都没有,看到于望一众的冷血残酷,杀人如麻,本身就敬畏的要死。这次能有二百两银子巨款分到,已经是意外之喜!哪里敢多说一句!何况这次只不过是出来游走一趟,毛都没有掉一根,就立下如此大功!官府随后的封赏,必然也不能小了。
如此商量下来,都是皆大欢喜!于望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钱粮问题,刘捕快也是捞了一笔后,等着官府的封赏。但是接下来,刘捕快又提出建议,在搬完周家财货后,还要一把火烧了周宅,“原因”是在拘捕匪徒中,匪徒们负隅顽抗,自行纵火烧宅,意图趁乱逃跑!
如果这次回了县城,那些上上下下的头头对于分享的好处还不满足的话,那么就让他们自己到周家的灰烬里来翻找罢!周家的财产都让匪徒一把火烧成白地了,你还想要什么?
同时对于擒获的四个白莲妖人,刘捕快直接吩咐三个手下去挑了他们双手的手筋,如此他们武功就废了,也不用再担心这几个人在押回县城的路上横生事故。看着刘捕快种种善后举动,于望佩服:这姜还是老的辣!
看着在周家收集起来的那些关于白莲教的神像、经文、标志、符咒之类的物器,刘捕快志得意满,仰天大笑道:“此时人证物证俱全,铁案如山!我刘老虎发达就在今朝!”旁边他的三个手下谄笑不已,点头哈腰,连连奉承,口中直云:“咱刘头一出马,群邪立辟!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接着,刘捕快又请求于望拨出一队人马,来押送这批犯人去县城,于望当然应允!刘捕快三个手下这个时候耀武扬威起来,对着周家众人骂骂咧咧:“反贼!到了县城大牢,有你们苦头吃!”
周家族人恐惧交加,嚎哭不已,周秀才只是垂目不语。这个时候那个周家门房又蹦了起来,嚎叫道:“于大人!小的愿意戴罪立功!小的愿意为于大人分忧解难!那明福寺,小的愿意出家混入为间,为于大人拿到第一手证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