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的博弈-《幻想乡的定制屋》


    第(2/3)页

    然后局面开始有意思了。

    第一轮下来我损失惨重,主公和忠臣的手里倒是神装满手牌。反贼也是受损惨重。于是局势朝有利于主忠的方向转变。可是有趣的事出现了,主公看我一滴血心烦想把我杀掉,于是怂恿忠臣表忠心。一个忠臣一直以没杀推脱怂恿另一个忠臣去杀,而另外一个忠臣以杀不到为借口。估计是都有所顾虑,担心自己攒的好牌被弃吧。毕竟你不知道重新摸的牌是什么。

    内奸此刻也担心自己的手牌被弃掉,毕竟他的目标是干掉所有人,更得要保存实力,所以更不会去主动杀我。

    就这样,坚固的城堡开始从内部瓦解了。

    主公开始怀疑两个忠臣里有一个小内,两个忠臣也互相猜忌彼此。我下家的小内表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贼倒是趁他们内斗的时候发展了起来。

    三个回合后,两个忠臣内斗得不亦乐乎,最后一个反贼趁机爆发收掉了两个各是内斗只剩两滴血的忠臣。由于没人打左慈,所以左慈的输出也不强。最后三个反贼联手干掉了董卓主公。反贼获胜。

    这件事情又一次引发了我的深思(注意是又一次引发)

    我们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主忠杀我的得失。

    假设杀马谡的收益为-3,不杀马谡的收益为0。如果排除两个人同时杀死马谡的情况,就可以制作出如下的表格。括号里的数字意为(甲的收益,乙的收益)

    ————甲杀——甲不杀

    乙杀—不存在—(0,-3)

    乙不杀-(-3,0)—(0,0)

    单从甲或者乙来看,只要自己不杀马谡都是没有任何亏损的。如果要从谁杀掉了马谡那么就要承担那-3的损失。当然这是在身份明确的情况下。如果身份不明确就显得畏首畏尾,那么这带来的损失会比预想的要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