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军宴(一)-《浮生挽歌》
第(2/3)页
九歌一路去找可以坐的地方,刚要路过一个腿部中箭的伤兵,却被一把拉住。
“是云大夫回来了吗?”那伤兵用力的握住九歌的手臂,传来一阵阵的灼热,似是有些激动,那指尖在颤抖。
“你是?”九歌停下来打量着。
“云大夫,我叫王六,月前腿上中了好几箭,是您把我硬从鬼门关上拉回来的,您不记得了嘛?”
“这个……嘿嘿。”九歌讪笑着挠着耳朵,她确实不记得有这么个人了。
那几日只要一开战就不停地会有伤兵移送过来,很多人都来不及问名字,就要开始下一个。
“老六,我说你也真是,云大夫每日要诊疗好些病人,怎么可能记得你。”旁边一个小伙子说道。
“也是,看我这人,云大夫您不记得我不要紧,是您救了我,我是我们家三代单传,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您就是活佛在世啊。”王六激动地说道,眼睛在烛火下饱含着泪水。
“这位兄弟,救人是医者的本分,这是我应该做的。”
“云大夫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别别别,这位兄弟,我大不了你几岁,你会让我折寿的。”九歌开玩笑的说道。
“云大夫,你别介意,我们这战场上能活下来的人格外珍惜现在,您别见怪。”旁边的小伙子说道。
“没关系,人之常情,好好养伤,过几日就能蹦着回家了。”
“多谢云大夫,多谢云大夫。”
“不用不用,好好休息吧。”说罢,九歌离去。
因为王六的感激,九歌的心情顿时又好上几分,连走路都脚下生风,步履轻快。
夜空中的星眸越发的亮了,皓月高挂,凉风习习。
上官逸在众将领的陪同下,身着一袭黑色战甲,威风凌凌的出现在校场里。而一旁的上官彧也并未因为受伤在身而显得面色不佳,反而像是因为获胜的消息而显得精神奕奕。
待上官逸等人行至校场上的高台处,台下瞬间鸦雀无声。
桌宴上的将士本该是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现在因为台上上官逸的到来,整齐划一的起身行礼。
“见过将军。”诺大的校场上瞬间被热血激昂的男子气概充斥着。
“众将士免礼。我南宋历来国礼安邦,百家盛世,奈何北燕狗贼扰我家国安宁,吾等乃七尺男儿,匪寇不走誓不还家。如今北燕狗贼已惨败我南宋之下,众将士歃血抵寇,家国之门已得安宁,今夜我代当今圣上向众将士表示慰问,待我军还朝之日,便是享家国幸福之时。”
“驱除寇匪,还我太平。”众将士被上官逸的一席话点起了激动的情绪,振臂一喝。
“第一杯,敬战时死去的兄弟,愿日后再无战事,保佑我南宋国泰民安。”上官逸举杯敬天,手指倾覆,满满一杯酒撒入高台之下,台下众将士也举起桌上的酒杯,如出一辙。
“第二杯,敬远在都城的父母兄弟,愿日后承欢膝下,再无分离。”说罢,上官逸将杯盏向前一举,抬首饮尽。
“第三杯,敬我们自己和身边的兄弟,愿日后还如今日这般,生死与共。”说完,上官逸转身与身侧的上官彧轻轻一碰,“干!”干脆的仰头饮酒,一杯酒下咽,又将杯盏倒过来,竟未有一滴流出。
“干!”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之后便是清脆的杯盏相碰的声音。
台下的将士也学着上官逸的样子,饮后将杯盏倒置。
“众将士辛苦,今夜把酒言欢,抛弃前尘往事,只谈风月。”
“谢将军。”众将士抱拳道。
上官逸转身落座,身后的将领才依次找到自己的位置,等台上的人都坐下了,台下的众将士才一一入座。
“来人。”上官逸挥手叫道。
“末将在。”台前的一名百夫长领命道。
“吩咐下去,今夜酒肉畅饮,可不醉不归。”
“是将军。”百夫长领命而去。
“来,辛苦各位,上官逸敬各位大人。”上官逸起身举杯道。
“将军言重,保家卫国本就是我等责任,岂敢言苦。”一个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的人说道。
“李副将言重了,这次若不是李副将在战前英勇杀敌,南宋不会这么快就胜利。”上官逸客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