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林家姐妹》


    第(2/3)页

    他既然发现林玉娘并不是一个天才,也就对她没有了兴趣,自顾自地喝茶了。

    林玉娘觉得不妙,她其实一直是个好学生,还是挺喜欢学习的,来到古代之后放松了许多也是一时没有了念想而已。现在碰到连老先生,似乎又有意收徒,倒是把她那股学习的劲拿出来了:“我没事也读读经史子集,我看《中庸》,第一句十分不懂,想让连老先生教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连老先生又来了兴趣:“你还读过《中庸》?”

    林玉娘不好意思地说:“只是看过而已。”

    古代的读过可跟现代的读过不一样,能叫做读过的那得能背,不说倒背如流吧,你至少要会用,别人一说你就知道。那才能叫读过。

    连老先生说:“那也不错了,你说说,你那里不懂,是不懂他的意思?”

    林玉娘知道表现的机会到了,怎么可能让连老先生来干释义的活,镇定地说:“我觉得上面说的看起来似乎道理,人的本性与世间的道并不相同啊,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难道都有道吗?”

    连老先生问:“你是认同孟子的观点还是荀子的?”

    林玉娘知道连老先生是在问她是认同”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她连忙行了个礼,可不敢说亚圣的不是:“学生觉得两位说的都很有道理。”她本来想说两位圣人,但是并没有人称呼荀子为圣人,想想还是算了。

    连老先生摇摇头,倒是对林玉娘多了一点期盼,林玉娘说两人都对,其实也就是说两个人都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却知道不直说。作为一个大人,这样是很正常的,谁敢说孟子有错了,但是林玉娘才5岁,居然也会矫饰,很是让连老先生欣赏。

    他说:“这世上的道并非一种,好人有好人的道。每个人的道并不相同,所谓大道万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