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造反的根本-《立鼎1894》
第(2/3)页
这手损招,还是他看大阅兵的训练花絮,为选拔成功,士兵们苦练本领,领口别针不让自己脑袋乱动。这手借鉴过来,还挺好使!
此外,便是刘大富和二十名见过血的学员威慑,上百号得过嘉奖的学员力挺,起了绝好的带头作用。而所有学员,在最初十天里的集体劳动中,被老爷子指挥下,已经灌输了不少合作、服从、秩序、纪律的思维,集训五天,就初见成效!
见官不跪,是第一关。只要他们今天挺过去了,心理就会发生变化,以此为发端教育引导,就能大幅度的改变。
吕知县这就算“检阅”完毕,二十多名第一期培训结束的教员立即涌上来,这群童生、秀才们往日根本没机会面见县太爷,今天却不用打躬作揖,求爷爷告奶奶的贿赂门子,而以全县乃至全省第一所综合专业技工培训学校的教师身份相见,半辈子的面子,都赚到了。
他们倒不用梗着脖子硬挺了,一个个满脸笑容的行礼问候,把吕知县仅存的些许不快迅速瓦解,连连点头,甚至还语重心长的叮嘱:“一定要用心做事,多为本县培育一些上佳的人才出来!”
众教员急忙点头如捣蒜。杨浩则叹道:“想必大人也看出来了,我们这学校能用的人手,太过欠缺!我杨氏好不容易把西洋强国的技术典籍给弄回来,想要快速的传授下去,打造咱们自己的工农商学力量,却没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更缺乏学识渊博的教员。实在是……。”
吕知县当即皱眉:“教育乃头等大事,决不可轻忽!”
他转头招呼跟在后面的教谕上来,凛然大义的吩咐:“徐教谕,此事你要好生与杨先生商议,务必办理妥当!若能出成绩,未必不可以此获得朝廷褒奖!唔,我记得,本县有功名而无所职者,多有千数,可谕令他们,帮衬些个!”
徐教谕之前已经拿了杨浩的好处,当即俯首从命:“下官定当竭力办理。”
吕知县满意的点头,徐教谕心头暗喜,他等的就是县太爷的大旗招呼。要知道,杨浩早都给他说好了,只要能找来一百个秀才书生来当差,起码能给他几千两的好处费,帮着把县学翻盖扩大,给一整套的西洋教学用具,免费提供纸笔书本典籍不说,更会找门路为他捐一个前程!
教谕,其实很穷的。一年就几百两的收入,不够孝敬上官和亲戚打秋风的。杨浩这一笔下来,登时就能让他一步登天!
只不过,光靠他自己万万做不到,唯有县太爷发话,那群拧着鼻子不肯低头的书生们,才会放下身段屈就。
杨浩就更加满意了。他要打造庞大的基业,必须有足够多的精英骨干。从头培养文盲青年和学龄少年,一个只能充当基层,一个时间来不及。而放眼全县,起码有一千来号秀才,四千上下的童生。其中四成在当塾师和乱七八糟的买卖,大多数穷困潦倒,却“君子固穷”不肯来帮忙。
此外还有县学和两座书院,也都闷头冲着科举去,没人相信朝廷会改弦易辙,学洋人那样的搞新式学校。让他们送人来?门都没有。
管中宽带领的二十来个,都是没啥节操,脑子比较灵活的,哪怕明知教的都是跟正版经义完全不同的东西,冲着那至少三十两银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也得硬着头皮干啊!若不然,难道回去过苦日子?
他们只能起到示范效应。若能把全县一半的读书人拉来,充实上下,立即就能膨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