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四人游春(二)-《竹书谣》


    第(2/3)页

    “赵家诸子之中,唯无恤一人才情智谋、为人处事最肖卿相。可惜他是外族女奴之子,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与那二人争夺世子之位。”

    “现在智氏逼得那么紧,伯鲁自请让位也是为了赵氏未来的存亡。这一回,如果挑选世子不以才干为先,仍拘泥于嫡庶尊卑,那赵氏总有一日会步了范氏、中行氏的后尘!”

    “子黯,你这么着急做什么?无恤如今不争,便是争,争了反倒是死路一条。”史墨笑着又给我舀了一碗芳荼。

    “此话怎讲?”

    “以我对卿相多年的了解,他的心志岂是几个酿酒奴、几句谄媚的话能打动的。要赢得卿相的认同,先要知道赵氏现在最需要什么?”

    “需要什么?”我急忙追问。

    “我这会儿告诉你,你后脚出门就告诉赵无恤了。不妥不妥……”史墨捻须故意卖起了关子。

    “说吧,您要我做什么?”

    “把你用剩下的‘鬼骨粉’都给了我。”

    “行,一言为定。”

    “赵氏现在最需要的,是一条后路。”史墨看着我一字一句道。

    “师父,你今天说话为什么我都听不懂,你能不能爽快些,直截了当地说?”

    “子黯,在黄池时,为师只给了你一个‘水’字,你便能猜到要以洪水为名逼走夫差。救伯鲁时,为师只说‘疮毒’,你便能编出一大堆火灼体内的鬼话来。如今我说了这么多,你竟然还没听懂,关心则乱啊!”

    “什么关心则乱?”我的脸微微有些烫,捧了一碗芳荼,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赵家的后路在北方。”史墨看着我道。

    “晋阳城!”我脑中灵光一现脱口而出。

    “这才是我太史墨的徒弟。”史墨听完拊掌大笑。

    “当初范氏、中行氏进攻赵氏时,卿相不敌,最后退入晋阳苦守才保住了赵氏一族。将来,如若赵氏再遇劫难,晋阳城仍旧是它最好的一条后路。”

    “此言甚善,如今正巧有一个天赐的良机,就不知道无恤小儿能不能抓住了。”

    “什么良机?”

    “日前,晋阳城下地龙涌动,城中房屋倒塌一片,城尹铎传书卿相请求派人派物支援。”

    “不争便是争,争了反而是死路一条……”我细细地琢磨着史墨说的话,一个朦胧的答案在心中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师父的意思是,无恤现在最好离开新绛,前往晋阳,这样既避开了世子之争,又可以得到卿相的重视。”

    “正是。”史墨捻须笑道。

    “谢师父!”我急忙把手中漆碗一放,腾地站了起来,“弟子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

    “你急什么?要见的人都已经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