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占据皋兰山-《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2/3)页
然后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杨勇特意交代,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到山上入伙,一律欢迎,除了吃穿住用全部费用外,每人再赏银二两子。
公冶长不解:“主公,我们要招是精壮之士,要成立义军,操练人马,那些老幼之辈来了,岂不是累赘?”
杨勇一笑:“大哥,得民心者得天了,只要有了老百姓,不愁没有兵源。”
这些日子,公冶长听着杨勇的总感觉有些标新立异,但早已习惯。按杨勇的意思此执行下去后,果然,没出几天,上山入伙者多达六七百人,杨勇严格兑现承诺,不管男女,不问年龄,一律收下,并按人头领银子。
然后挑出二百名精壮之士成立义军,剩下的这些全部干活,伐木、做饭、种地、织衣、打铁等,支援义军,这样一分工,人人有活干,竟没一个闲人。
杨勇又让公冶长制定了严格的山规和军规,没有规矩不方圆,山规和军规中突出了“民主”和“平等”思想,在山上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也就是功必赏,罪必惩,不看官职,不问男女,山规和军规面前人人平等。很快,这几百人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公冶长暗中称赞,杨勇果然见多识广,自己远不及也。
看着自己终于有了一座山寨、二百兵马和五六百群众,杨勇心里非常高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杨勇从今天开始,就算正式扯旗造反了,隋末的十八路反王,老子才是头一家!
美中不足的是,萧美娘的病一直没见好,山中不乏懂医之人,给诊断后告诉说,此病久矣,主要是惊吓和长途的颠沛,再加上伤寒,久拖所至,要想彻底康复最少还得一个月或者更久。
杨勇苦笑了一下,好吧,那就慢慢养病吧,又专门找了两个年轻女子负责伺候着。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原来这山大王并不好当,这几天,杨勇深有体会。这一大家子,一切都是新的,什么事都得杨勇操心,好在有小杜义表现出色,他和公冶长帮着打理山寨,很快成为杨勇的左膀右臂。
操练兵马的事,杨勇当然交给了公冶长,因为杨勇对一块是门外汉。这时,杜义等几个伤号身上的伤全好了,也跟着一起操练。
这是公冶长的专业,当然当仁不让。开始在山上大展手脚,操练兵马。
杨勇到场看着,心中暗自赞叹,因为他对这些脑子里一片空白,佩服之余,他也非常勤勉,以后每天紧持跟着这些义军一起操练,几天下来杨勇从中学了不少东西。
公冶长跟这些义军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都为杨勇的勤勉所感动,因此练起来都非常卖力。
这当中,训练最刻苦的要数小英雄杜义,别看只十五六岁,他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完成杨勇交给他的任务之外,白天按时参加操练,晚上还要求公冶长交他十八般武艺。
公冶长看他勤快懂事,接受新事物快,胆大力猛,身法灵活,是个可塑之材,也非常喜欢他,步下功夫就教给他一些长拳、短打和单刀套路,重点教给他马上功夫,杜义喜欢刀,就挑了一口三亭大砍刀,跟着公冶长学骑马、射箭、舞大刀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