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 家国天下无事平 算计谋划谁人清-《十国帝王》


    第(2/3)页

    “先生说的是,明安受教了。”明安肃然道。

    李四平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思索道:“先前耶律德光口中的那个贵客,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明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来,“此人气质确实不俗,虽然不曾说话,但和耶律德光坐在一起却无卑微拘谨之态,倒是少见。”

    “问题是,那人是中原人。”李四平一语道破天机。

    明安怔了怔,陷入沉思。半响之后才开口道:“据行商中原的人传回的消息,幽州卢龙节度使要换人了?”

    李四平道:“听说新任卢龙节度使是个年轻人,是大唐内外番汉副总管李嗣源之子,叫李从璟。”

    明安听完,眼中流露出浓浓的失望,有些愤然道:“原来是个靠蒙阴做官的!幽州何等重要之地,大唐皇帝怎会将幽州交给这样的人手里?距离契丹国最近的大唐重镇便是幽州,我渤海国届时想要求得大唐援军,多半也要靠幽州,原本李存审老将军在时,虽然不能马踏草原,但也能牵制契丹军队,眼下竟然换了一个这样的年轻人来,倒是如何是好?”

    李四平摇摇头,叹息一声。

    房间里一时陷入沉默。

    明安站起身来,走到窗口,默然望向楼外。

    楼外是异国异乡,灯火辉煌,繁花似锦。

    明安想起自己国家的国都,那里比之西楼,若萤火之于皓月。他又回忆起此行以来见到的契丹军队,雄纠纠气昂昂,一看便知是虎狼之师;而渤海国的军队,**横行,属于操练,甲兵老旧,士卒浑噩。契丹国方圆千里,是雄踞在草原上的雄师;而渤海国,偏居一隅,一介小国而已,犹如苍茫大海边的一块礁石。

    平心而论,做一个契丹国民,比作一个渤海国民,要好上太多。

    但那个海边的小国,地无三尺平土无三寸肥的贫瘠之地,是自己的国啊!

    明安双手不知何时握成拳头,越篡越紧,直到关节发白微微颤抖。

    他忽然转过身,果决而坚定的对李四平道:“先生,便是拼却这具七尺之躯不要,我也要保住渤海!”

    看到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芒,李四平心中一痛,竟然有种想要落泪的感觉。

    渤海国如今衰微成何种模样,他清楚得很。国内权贵争权夺利,为一己私利不顾大动干戈,盘剥百姓犹如蛇蝎,举国民众蝇营苟且,一派末日之象。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只不过是大諲撰的一个普通子嗣罢了。但就是这个年轻,在那个举世皆浊的国度他独清,世人皆醉他独醒,要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拯黎民于水火。说起来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夸耀的事,但这其中的万千艰辛和痛苦,有几分能为外人道?

    他是一个行走在黑夜里的独行者,朝着微薄到看不见的星光,不顾满地荆棘与凶险,毅然前行。

    ……

    耶律德光和李从璟分别之后,没有回自己的王府,而是进了皇宫。在如此深夜,他竟然直接去了御书房。而阿保机这位已经年迈的君主,此时竟然还未曾歇息,而是在批阅奏章。

    “如何?”耶律德光见礼之后,阿保机将头从繁冗的奏章中抬起来,问了一句之后又低了下去继续手头的工作。

    耶律德光在旁边坐下来,前一刻在秦淮阁还豪气冲天犹如市井匹夫的他,此时端正的像是世间最尊贵的贵族,脸上再无半分粗俗之色,他斟酌着道:“没试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