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远古传说-《逍遥僵尸逍遥神之在现代》
第(2/3)页
随岁月变迁,万物更替,大陆生变,终至一日,天地风云变幻,混沌裂分,裂片被天地之力压缩成大小不一之各式球体,世间至此现出星辰无数,并沿袭至今。
现今的太阳系亦是此间孕育,此后又历万亿年逐渐演变、成形、完善。地球文明不断发展,由于莫名原因,地球灵气早在数亿年前,已不再适合修炼者,凡大能者或飞天或通过传送阵法,纷纷撤离地球,另觅仙府。
将臣却并未随波荡天涯,同时将臣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据说除有段时间不知其踪,后又重新出现,并一直无拘无束的生活在这片天地之间,直至后来天地间出现了新生的强者,如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女娲氏、有巢氏、盘古氏等等强者如云。据野史考证,将臣因修真无趣,为游戏人生,化身共工出现在历史长河中,它人面蛇身,有红色的头发,性情十分暴躁。
据说当时共工手下有两个恶名昭彰的神:一个是长着九个脑袋的相柳,它也是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残酷贪婪,专以杀戮为乐;另一个是长的凶神恶煞一般的浮游,也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家伙。
共工在世人的眼中是个坏水神,性情凶狠,处事蛮横,专与华夏之民作对。它常心血来潮施展神力、呼风唤雨,用洪水伤害天下的百姓,把一个好端端的华夏弄的一片汪洋。百姓们哭叫连天,苦熬日月。后大禹不忍,出世治水。共工后与颛顼帝发生矛盾,产生冲突,共工气得发狂,便纠集一些无法无天而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短兵轻骑,突袭天国京都。颛顼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两军从天上战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回合过去后,颛顼帝的部众纷纷赶至,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瞬间落了下风,被虐杀无数,惨不忍睹,几乎全军覆没。直到最后,共工带领部众辗转至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而此时共工身边仅剩一十三骑。
然而,不周山的巍峨奇崛、顶天立地的横亘在共工等人的退路之上,彻底的截下了共工的去路。此时,对于共工而言,真是陷入了两难境地,前进不能,后退不得,但共工并无气馁,却反生一股豪情壮志的英雄气息、男子气概来。别说是山,就算神佛挡住了他的去路,又能奈他如何,神挡杀神、佛挡诛佛。虽然不周山被称呼为山,但实际上不周山却是一根擎天之柱,起到安天立地的功用,是颛顼帝维持宇宙秩序的主要凭藉之一。
将臣自然没有忘记要好好关照颛顼帝的打算,故此共工准备送份大礼给颛顼帝,谁让人颛顼帝这么客气,率军杀敌如此骁勇,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喊杀声、劝降声更是惊天动地、不绝于耳,又将天罗地网布成,誓要诛杀共工、不死不休,故而,直接*着共工走投无路。共工当机立断,不顾一切后果,向着不周山撞去,在轰隆隆、滑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被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因为将臣怒撞天柱山而使天柱折断,所以最终致使整个宇宙的格局进行了重新地洗牌,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天地风云变幻因天柱山断而引起,实际并非如此,但他们猜测也并非毫无理据。
他们认为,天穹之所以会出现倾斜现象,那是因为星体此刻失去了原有的束缚,无所支撑与栓固,致无所立足,故太阳、月亮、星星等星体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齐齐的向着西天滑去,同时由于球体本身的万有引力的原因发生自转和公转,故而最终形成当今所见的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另外由于悬吊大地的巨绳子被扯断,东南方向的大地发生塌陷,终成就现今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从而形成了洋流及水流大体向东走的现象。
不周山被撞断后,半边的天就这么塌了下来,另外,天幕之中还有多处露出大窟窿,天就这么崩了;随之而来的是地面也裂开了,出现一条条的深坑裂缝,弯弯长长,地底不断地喷出了滔滔洪水及滚滚岩浆热涌。山林并无幸免,随之燃烧起熊熊大火,各种凶猛野兽四处逃窜、迁徙,践踏事件屡见不鲜,大地彻底沦为一个人间炼狱,冥界的亡魂顿时也增加了许多。
在所有人都已共工必死无疑,死得不能再死的情况下,共工却并没有真死,冥府之中并无见到共工的亡魂前去报道,当时将臣预谋撞击不周山之时,便想出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他也确实玩腻了扮演共工的这样一个角色,所以他使出化身诀,成功将自己的分身让对方灭杀,自此世间再无共工此人。
人间就此变成炼狱,这对于创灵始祖天神女娲而言,则是痛心疾首,心中无限悲苦,为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使其能重归安逸的生活,恢复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女娲决定炼石补天。
但这事虽非女娲个人异想天开,却也是件极为繁琐的事件,女娲到处找寻相关能用于补天的炼材,最后,女娲在江河边拣了许多五色石子。
接着,女娲便用本命大火把石子烧了九九八十一个日夜,炼成红、黄、青、白、黑五色混和的石浆,然后一勺一勺的把石浆灌进天上的窟窿之中,这才把崩裂的地方修补好。但女娲的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她尚需找寻能够替代不周山而行擎天之作用的物什,正所谓苍天不负有心人,女娲终于找到一只巨大的玄武龟,然后用乌龟的脚重新将天给支撑起来,这时世间天地才得以平衡,天空再也不会塌陷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