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我自锋芒-《长曦辞》
第(3/3)页
这是他的妹妹!
她的选择,事出有因。更何况,她没有伤害无辜的人。
她刀锋所指,当年的事,他们都有参与,阿璇出手,是他们的自己种下的因果。
晚卿端了点心上来,顾翎璇捻起一块,小口小口的吃,和记忆中喜食甜的小姑娘重合。
顾决平复下来。
纵使她如何掀起风浪,运筹帷幄,搅得这天下风云变色,只要她是自己的妹妹,在自己面前,仍有这样的小女儿形状。
这就够了。
他是哥哥,是她的哥哥,就自当护着她,宠着她,信任她。
“哥哥用些?”顾翎璇吃了半块枣泥方糕,“我昨日尝过一回,味道尚可。”
顾决笑笑,捻起一块,咬一口,微微眯起眼:“嗯,有点像从前关嬷嬷的手艺。”
顾翎璇笑笑。
朝灵去请关嬷嬷,正好人已经到了。
“老奴拜见靖王殿下,长曦殿下。”关嬷嬷进来,行了个宫礼。
“快免礼。”顾翎璇示意青箢,青箢上前,和苧姑一左一右扶起关嬷嬷。
“嬷嬷,你是母后身边的老人,不必如此多礼。”翎璇让她坐下,“母后在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
关嬷嬷连连摆手:“王后娘娘体恤,两位殿下仁孝,听从娘娘之意,只是奴婢却不能不尊礼数,来日回了宫,也叫那起子人挑不出错来。”
顾决兄妹俩对视一眼。
关嬷嬷道:“殿下召奴婢来,可是有吩咐?”
顾翎璇道:“还真有一事,不知嬷嬷可知江城王府的虞氏?”
“殿下是说,那位虞良媛?”关嬷嬷问。
“正是此人。”
关嬷嬷笑:“老奴省得。这位良媛前些年给江城王生了个小郡主,恩宠正浓呢,听说江城王想要册她为侧妃,只是两侧妃之位都满了,到底没成功。”
“亲王侧妃两人,摄政王侧妃可是三人。”顾翎璇捻起一边的素绢团扇,掩了唇轻笑。
“殿下说笑,摄政王也是随意册立的?”关嬷嬷也笑了,“不说别的,江城王妃诞有二子一女,侧妃温氏诞有一子一女,另一个侧妃可是大名鼎鼎的明夏帝姬。”
关嬷嬷说起慕暄盈的语气很是嘲讽,对于这位曾经想和自家娘娘争丈夫的慕氏帝姬,她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王妃是个温吞性子,两位公子可不是好惹的,还有同昌郡主,那可是贵族圈子里,有名的烈性。”
关嬷嬷说话谨慎,对同昌用了个“烈性”,其实说白了,就是骄纵,不好惹。
顾翎璇想起昔时见过的这位小表妹,不由得笑笑,关嬷嬷说她烈性,还真是口下留情的。
她道:“嬷嬷不必担心,我这里还有车外面跟着的,都是信得过的人。”
关嬷嬷放了心,继续道:“慕侧妃就不必说了。再说温侧妃,能在王府后院屹立二十年的女人,就算慕侧妃进了门,也岿然不动的,哪里就是好拿捏的。”
称呼从明夏帝姬直接变成了慕侧妃,真是够打脸的,只是倒也是事实,只是某些人听着堵心罢了。
“这位虞良媛若只是个良媛倒也罢了,只是江城王把她捧得太高,怕是这几位,都容不下她。”
“不过看她在王妃和温侧妃手下,从无名无份的通房,一路到仅次于王妃、侧王妃的四良媛之一,非但如此,还稳居四良媛之首,更有望晋升侧妃,足见此人的手段。”
关嬷嬷道:“殿下要用这位良媛吗?”
顾翎璇道:“我是有这个意思,只是还欠几分准备,嬷嬷还知道什么,还需细细说与我。”
关嬷嬷笑道:“奴婢岁数大了,记性也不好。离京的时候,老太后担心误了殿下的事,特特地把这个交给奴婢,说殿下若是想得问,就转交殿下。殿下若是没问起,就罢了”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册子:“这是这些年锦衣卫查到的,事无巨细都在这里,殿下别嫌烦乱。”
苧姑双手递上来,顾翎璇翻看一眼,果然细致,她翻到江城王府的内容,扫几眼,和凤擎卫查到的差不多。
递给顾决:“哥哥,你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