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计划与变化(上)-《铁幕降临》
第(2/3)页
“这想都不要想!”林有德当即予以否定,“疫苗制造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良品率不高。”
王铁锤当即有了兴趣,“良品率不高没关系,反正是给新人使用。”
到云澜等人也频频点头,林有德觉得需要好好说清楚,他也顾不上吃了,在身前桌子挪开一块空处,“脱毒菌种已被列入计委的物资计划单中,现在已经搞定,这个没问题了。”
说着,他扔了一个淡菜壳在身前的空处,“主要是培养设施,部分疫苗是要用灭活菌生产的。”
云澜脱口问道:“这也是细菌培养啊,是不是和生产青霉素的设备差不多?”
为了保障健康,团队经过慎重研究,特地准备了一个自控的m高的生化反应器,一个大型二重蒸馏水器,准备用于青霉素的大量生产。
林有德摇摇头,“这是两码事。疫苗生产,我们要的是菌,而不是代谢产物,青霉素生产,我们只需要青霉菌的代谢产品。
林有德继续说道:“生产疫苗的设备,容器部分可以尝试自制。不过,滚瓶培养,首先要保证高的无菌条件。咱们的技术手段,估计很难做到。”
云澜问道:“无菌条件,不可以创造吗?”
“可以创造,但是气密性之类的问题,很难得到保证;解决了气密性,还要解决冷链系统,这个只能是根据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稳步推进;另外减毒疫苗那玩意儿就是活菌,这要玩死岳臣了;还有,灭活疫苗虽说是死物,制造起来那是更加的麻烦;最后还需要大量的低温控制设备。”
岳臣指的是团队中的生物博士闫岳臣。
林有德用筷子在桌子上的空处比划半天,最后说道,“乐观估计,疫苗要想大批量生产,起码要到五年之后。”
“五年之后?!”白宝湘摇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他抬头大家,然后对林有德说道:“不管怎么样,先要带齐实验室级别的制备设备,像化学分析、组织培养等等设备一个不能少。”
“计委打算,组织培养方面,培养基可以不带,其他全要带齐;至于化学分析,就连化学药品都必须从原时空携带齐全。”
这时,刘逑插了进来,“青蒿素必须带十万支,起码要带十万支。台湾许多地方流行疟疾,我们必须做好防疟工作。”
“这是必须的。部队就这么多人,千万不要因为疫病,导致大量减员。”王铁锤对此表示同意,“不过,如果自己能够制造,那就最好了,定海的山上和田野里,长了很多的青蒿,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
刘逑连连摇头,“这个不行,除中国重庆东部、福建、广西、海南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无利用价值。”
“而且,只有中国重庆酉阳地区武睦山脉生长的青蒿素才具有工业提炼价值。”白宝湘补充说道,“这是有关部门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结论。”
“呃!”王铁锤不由得吸了一口气,“为什么呢?土质的原因?还是气候原因?”
林有德说道,“很难说啊,就像猪鬃一样,全球最优良的战略物资级猪鬃只有中国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