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攻占定海城(中)-《铁幕降临》
第(2/3)页
“好,你们现在就出南门,增援吴总兵,我到南城楼为你们助威。”
李廷钰昨晚骑着高头大马,带领五百骄兵悍将入城,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谈笑间大有剿灭海匪舍我其谁的味道。他这会儿已没有刚进城的儒雅,变得气急败坏。十二艘红单船啊,江南大营还在指望这些红单船前去对付长毛,毁了这些船,就是毁了自己的前程。
衜头街道从南门外的半路亭一直延伸到海边的衜头,以经营南北货、食品医药、建筑材料、船用商品为主,是一片因海、因船、因航运而逐步兴起的街道集镇。
这几天定海城不断进驻兵勇,老百姓全都提着十二分个小心,生怕惹上兵祸。这年头,日子不好过,老百姓既怕洋人,又畏惧海盗,还担心兵痞闹事。
大清早听到外面有隆隆的炮声,衜头街道的老百姓全给惊醒了。听到外面炮声一阵一阵紧似一阵,他们只敢躲在家里,小心的探探头。到东岳宫上起了冲天大火,东岳宫西边的衜头老百姓一下全跑了出来。对面的保定炮台烟雾腾腾,这边的镇远炮台烈火熊熊,百姓们全都慌了神。守护定海港的两个炮台,全都炸爆了,这是哪路海盗杀了过来,不会又是洋毛子?这时候码头上传来激烈的枪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像是炸开了锅。不一会儿,高音喇叭的声音传来了,老百姓听得是真正切切,大明王师来了。
“快跑吧!海盗们来了!”
现在哪有什么大明军队,大陆上多的是长毛,海上多的是土匪。衜头街道上的老百姓吓得赶紧扶老携幼,大包小包的逃出家门。东面东岳宫有大火,不少人顺着沿港小道向西走;但更多的人往南想躲进城,他们集聚在南城护城河外面,拼命的叫城,呼喊守城兵勇发下吊桥,打开南门。许多人等不及开城,顺着护城河绕道东门、西门。
城外众多百姓指名道姓的叫唤熟识的兵勇,有苦苦哀求的,有高声唾骂的,也有威胁利诱的。全是衜头街上熟识的百姓,定海的守城兵勇虽说有心开城放桥,他们也无可奈何。
“走、走、走!”余姚的团勇已经接管了南门防务,他们在月城城门楼上高声叫喊,“上官有令,禁止开城。”
定海四座城门均用石条砌成拱形,进深在0米左右,城门两侧的墙体用很厚实的城砖构筑,使城门显得更为坚固。在城门外面还有一个月城(也称“瓮城”),两个城门之间有块空地,这是守城屯兵之所。
这时福建水师的大队人马杀到月城内。邵灿带着督标营和李廷钰、池建功等人一起登上南门月城城楼上观察敌情。到城下的乱象,李廷钰咬着牙,“这里面一定有乱匪!等会儿开城,格杀勿论。”
邵灿毕竟是进士及第,做过翰林院编修,读过几本圣贤书。他摇摇头,“大多数人还是百姓,赶走就是了。”
“别吵吵了。大帅有令,所有城门一律紧锁,任何人不得出入。”池建功站在城头对着下面吼道,“你们赶紧让开,往东往西面都行。等会儿,这里就要开战了。”
马上就要打仗,城外的百姓一下就慌了神,好多人扭头就往东、往西跑。还有一些百姓不想走,仍然站在城门口苦苦哀求,等待开门。
“砰砰”城楼上督标营的兵勇对天放了两枪,这一下就乱套了。南门月城外焦急惶恐的人群顿时炸了窝,有大叫的、有乱喊的、有扔下包裹的,呼啦一下全疯狂的往东西两边跑,大包小包满地都是。一会儿的功夫,护城河边、衜头街上一个人影也没了。
南门月城的城门开了,韩嘉谟带着五百多水师兵勇排着队形,跑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抱着火枪向衜头方向奔去。他们刚跑了半里多地,就见海警队出现在对面的半路亭,向这边冲了过来。
韩嘉谟连忙命令全队停止前进,准备射击。水师兵勇刚准备操-弄火枪。海警队的子弹就飞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