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乱始平,民未安-《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谢逸最初还以为又是故布疑阵,调虎离山的计谋,却没想到竟真真正正是一条大鱼。

    齐王李佑就在其中。些许见过李佑的将领第一时间便认出了昔日的齐王殿下,今日的乱臣贼子。谢逸本人前来看过之后,更是确信无疑。

    成为阶下囚的那一刻,李佑险些哭了,原以为能够顺利逃出齐州前往高丽,或者流亡天涯都好。可惜事与愿违,根本没能逃出齐州城,落在谢逸的手里,后果可以想象。

    没有任何的虐待,没有任何的刑罚。李佑依旧被好吃好喝地供养着。谢逸还没有闹明白,为什么李佑的扈从会如此反常,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抓住了李佑。

    人是抓到了,却也是一块烫手山芋,毕竟李佑的身份很特殊。李世民确实褫夺了他齐王的封号,但是最根本的身份没有改变——大唐皇五子,他依旧是皇帝的儿子。

    皇帝的儿子犯了错,哪怕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旁人也没有轻易处置的权力,更不敢苛待。怎么处置。只能由皇帝李世民说了算,旁人根本不敢僭越,在这件事上,谢逸心里有数。分寸掌握的很好,很恰当。

    如果李佑出了一丁点闪失,反倒会是自己的麻烦,看管照顾不利云云,雪片的弹劾肯定会朝着自己而来。李世民说不定还会怨恨自己,纵然是叛乱。但李佑终究是他的亲生儿子,无论他自己如何打骂,甚至处死,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容不得旁人插手。

    再者,对于谢逸而言,他是晋王府的长史,与一个皇子关系密切。如果这时候,另外一个皇子在他手中死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很容易被人诟病,哪怕是无端的揣测与流言蜚语,也会让你很难受的。

    之前王君度以此为由头,诬陷自己和李恪勾结已经是个教训了,同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第二次。所以谢逸还必须要小心翼翼,好好供着这位叛乱的皇子,将他送回长安去交差,想想真是心累。

    ……

    李佑的心情并未因这一定点体面而改变,他很清楚这是自己最后的体面与尊严,等到长安之后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悲惨等着自己,甚至能不能,要不要活着回到长安都成了问题……

    顷刻间,李佑的心理已经天塌地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