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暗棋-《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血统问题是李恪最大的障碍,根本改变不得,也会是最大的阻碍,没有人能够接受一个前朝皇室外孙成为皇帝的。

    在这一件事上。杨妃格外笃定,所以他从来不报任何非分之想,一切的一切都以儿子的平安为主。要知道自己有两个儿子,只有李恪平安了,李黯也才能安然无事。这是她唯一的祈求。

    但形势总是出乎意料,总是让李恪推向风口浪尖,这样让她很是担忧。无论将来是太子还是魏王登基,谁能容得下李恪呢?

    所以杨妃不得不考虑皇帝的身后之事,不得不为儿子的将来做打算。杨妃少不得要计算,哪个皇子上位之后对自己的儿子最为有利,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显然都不是,再把自家儿子排除在外,那么有资格问鼎皇位的皇子似乎只有……

    晋王李治,这是在杨妃看来对自家儿子最有利的人选。也是颇有可能的人选。其他如韦贵妃和燕妃等人的儿子根本没有机会,哪怕他们背后有实力雄厚的娘家人支持。

    如果是晋王李治那倒真是好,长孙皇后早逝,李治在宫中长大,是她们看着并且抚养长大的。李治品行如何她们都看在眼里,这孩子仁厚,如果将来登基,应该能够善待他这些兄弟。

    何况李治还有个好长史,谢逸此人品行也不错,而且儿子过去曾几次帮他。原本或许是无心之举。甚至还觉得有些冒失的举动,现在看来似乎颇有意义,甚至冥冥之中算得上先见之明。

    吴王府河谢逸这几个人情,将来或许能够派的上大用场。此番儿子去齐州。杨妃很是担心李恪会因为权万纪的事情而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但现在看来似乎不会。

    算起来这事应该感谢谢逸,儿子留在东平郡肯定与此有关,作为一个明白人,杨妃心中完全有数。这说明什么?谢逸愿意给儿子帮忙,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将来可以通过谢逸和晋王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定然是大有裨益的。

    只是这些只是自己美好的愿望,能否成为现实呢?杨妃轻轻摇摇头,遥望着东方天际沉默下来。

    ……

    这样的状态反馈回到魏王府里,李泰的神色不禁有几分凝重,杜楚客额上也多多了些许冷汗。

    不愧是京兆杜氏如今的长者,身为工部尚书的他到底也算是见多识广,已然清楚意识到这件事的问题所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