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潜在对手-《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总而言之,y妃就这么死了,这让齐王李佑的谋反事件一下子又蒙上了一层y影,显得越发的悲凉。
也有大臣心中暗想,或许皇帝陛下迟到就是前去面见y妃,那么y妃之死究竟是无言面君,还是被皇帝陛下死的呢?
无论是谁,心中也只是浮现过这么一个念头而已,谁也不敢揣测君父,只会心中暗叹一声罢了。
可怜y妃先是娘家尽数伏诛,好不容易熬到今日,眼看着有了盼头的时候,唯一的儿子又走上了这么一条绝路,想想也是可怜人。现在自尽身亡,死后能不能陪葬昭陵都是个未知数……
除此之外,皇宫之中他恰巧发生了一件事,长乐门内起火,不过幸好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这件是外人眼里或许不当回事,毕竟失火是常有之事,但在这群知晓很多高级机密的大臣们面前,这件事便不那么寻常了。
长乐门内住的是谁?隐太子妃郑观音是也,虽说是幽禁,但李建成的身份已经恢复,郑观音皇嫂的身份不可小觑。
她的居所发生了火灾,还是今天这个特殊的的日子,很耐人寻味啊,这事该怎么说呢?
众人心中都不约而同浮现出一个问号,尤其是长孙无忌,他蓦然想起好像在什么时候看到过y妃匆匆忙忙从长乐门那边走过。
当时便觉得有些诧异,也有几分怀疑,但事后并没有仔细追究调查,否则……
突然之间,长孙无忌心中便明白了许多事情,齐王李佑的反叛的原因似乎的有解释了。y妃之死和长乐门的火灾似乎也有解释了。
原来如此,之前长孙无忌还很是不解,但现在心里却格外通透……他隐约也明白了皇帝今天为什么会那么冷静,原来背后有如此复杂的原因。
悲剧啊。说到底这是皇家内斗的人伦悲剧啊,这事真是……
长孙无忌暗叹一声,然后悄然走过,事到如今这些话只能烂在自己肚子里,自己曾经察觉到y妃和郑观音有来往的事情谁都不能泄露。过去没有过,没能够阻止悲剧的发生,这个发现就毫无意义。
现在说出来可不仅仅会被人笑话是事后诸葛亮,更要紧的是皇帝可能会怀疑自己,认为是自己故意不说出来,甚至故意纵容y妃和李佑走上邪路。
虽然自己自始至终没有这个意思,但是皇帝未必这样想,毕竟自己是国舅,有三个皇子是长孙家的外甥。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是完全有这个动机这么做的。毕竟少一个皇子,对长孙家外甥的威胁就少一分。
长孙无忌可谓是大唐数一数二的聪明人,心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皇帝素来信任自己,关系匪浅,在这件事上也不能犯错误,更不能心怀侥幸。
这件事从来没发生过,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帮皇帝处理好这些麻烦事,其他的……
且就等吧,李佑出事了。但是皇帝还有那么多的儿子,彼此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太子李承乾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失望自然是有的,李泰则是春风得意。气势如虹,两个都是长孙家的外甥,自家至少一碗水端平。何况皇帝警告过自己,不让自家参与到皇子们的争斗中去,所以现在只能默默地做个旁观者……
如此也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在一旁仔细观察,能够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下来,长孙无忌隐约有种感觉,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外甥似乎都有些……
长孙无忌心里最害怕的便是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长孙家的外甥内斗,会不会两败俱伤,最后便宜了旁人?会不会这样他?尤其是想到那位身在宋州,英武不凡的吴王李恪。
此番出兵齐州,幸好最终主事的会是谢逸,否则李恪将会再立大功。
想到谢逸,长孙无忌便想到了另外一个外甥李治,因为年纪的原因他一直不曾正视过这个外甥,但是现在看来,似乎……
李治现在已经成婚,而且成长很快,某种程度上算是个文武全才,且立有功劳。且是嫡出的皇子,深得皇帝宠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