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 爱子心切-《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皇帝有事耽搁,谁敢说个什么?谁能说个什么……不过这所谓的事情恐怕也与叛乱之事有关,兴许皇帝会去后庭见阴妃了吧!

    所有人都清楚地笃定一点阴妃的下场不会好,儿子反叛她的地位甚至是生命都岌岌可危。纵然皇帝能容得下她。只怕她自己也无言活下去。

    唉,真是人伦悲剧啊!

    李世民沉声道:“眼下情形如何?说说吧!”

    “陛下,齐王……”

    一位大臣刚刚开口,李世民便怒道:“什么齐王,那个叛父的逆子有什么资格是我的大唐的亲王?现在他是反贼李佑。”

    “是,反贼李佑在齐州起兵,附近草莽山野悍匪归附着不少……另外,莱州刺史何兆林已经归附李佑,正整顿兵马向西而来……”

    “嗯,齐鲁之地其他州县呢?”

    “青州等地还都算安稳,据最新消息齐州刺史徐孝德及时前去劝说,据说是淮阳侯谢逸奉了陛下的旨意……”宰相房玄龄沉声描述了当前的情况。

    李世民沉声道:“确实如此,谢逸是奉了朕的旨意去齐州的,朕准许他便宜行事。”

    此言一出,承庆殿里仍旧微微有些骚动,虽然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谢逸去齐州的消息。但当听到皇帝亲口承认,尤其是谢逸手中还有便宜行事之权,不由让人感到有些惊讶。

    除了感慨谢逸得皇帝信任之外,更多的是众人意识到皇帝陛下早就察觉到了齐州异常,只是既然是这样,为什么齐王还是反了?齐州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淮阳侯谢逸就没做点什么吗?

    不过听皇帝陛下的口气,似乎对谢逸没有任何怨怼,甚至是失望之言,看来事情比较复杂,怪不得谢逸。

    长孙无忌也说了句公道话:“谢逸反应还算快,已经阻止齐州周围几个州县加入叛军,并且调动兵马来迎战平叛,不过目前有很多人对他的身份有所怀疑,有所迟疑,谢逸的权责似乎也有限……”

    “既然如此,那朕就帮他正个名,让谢逸以河南道黜陟使的身份同龄齐鲁兵马,平定叛乱……”

    李世民完全一副乾纲独断的态度,完全没有与诸位大臣商量的意思。直接道:“下达诏书吧!”

    众人心中一惊,皇帝陛下着实有魄力,同时也感叹谢逸的运气。虽说之前他曾担任过河东道黜陟副使,但那是陪同晋王的情况下。且更多是名义上的。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个黜陟使的身份可是实打实的,直接可以调兵遣将,发挥实权。且平叛不同于其他,只要是在叛乱地区。只要和平定叛乱有关,等若是一言九鼎,权力大的非同小可。

    而且是责任重大,谢逸成功完成的话,将来回到成功那可是功不可没,只怕这个侯爵又会有所变动。虽然他年纪轻轻,升为国公可能不行,但是郡公应该不在话下。

    真是羡慕啊,年纪轻轻,二十来岁已经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功劳获得如此高的爵位。将来的前程……

    再想想自家年岁相当的子侄,当朝大臣们心中不免都有几分汗颜,与此同时也颇为羡慕谢逸的运气,这些好事怎么这般容易被谢逸遇到呢?

    不过话有说回来,若是没有本事,即便遇到机会又能如何呢?试想一下去岁谢逸在河朔草原上的表面,时至今日诸位大臣们都没有把握自己能有能耐摆平阿史那思摩……

    皇帝下了旨意,宰相房玄龄没有反对,中书侍郎岑文本也便应下了。他对于谢逸如今的进展十分欣赏,尤其是谢逸此番回到陈州。与江南士族多有互动,沉寂多年的江南士族如今渐渐有了回升和崛起的迹象。

    如此甚好,甚好……

    李世民沉声问道:“除了草莽贼寇,山东之地可还有什么其他异动?”

    其他异动?这个词语用的很巧妙。李世民没有问的很明确,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全都明白皇帝陛下指的是什么。

    山东世家大族,皇帝指的就是他们。

    齐州那个地方周围全是山东世家,过往出的事情基本上都和山东士族有关系,如果此番齐王李佑叛乱背后有他们的身影。情况将会十分糟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