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四章 公主择婿-《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正月十五中午时分。皇帝李世民便驾临芙蓉园,朝廷三公九卿,以及各邦国部落使臣全部被引导至此。
皇帝李世民在此处接受了各邦国的朝贺,前段时间刚灭了薛延陀,侯君集在高昌的战事也颇为顺利,大唐的威名远播天下。是以各邦国部落都服服帖帖,对大唐王朝,对天可汗陛下毕恭毕敬。
这种态度,让李世民十分满意,也十分得意。
如果不是吐蕃大相禄东赞。和回纥使者贺努拔向大唐求娶公主,一切将会很和睦。
回纥使臣正是谢逸在定襄见过的那位,在于吐迷度联系之后,便直接带着礼物来了长安,一来是求得大唐对于回纥崛起的承认,其实主要目的是这个。
没想到有谢长史帮忙,大唐朝廷的反应很快,在某些暗示和悄然的鼓舞之后,他们也提出了求娶公主的意图。
至于加封可汗之说反倒被延误了,不过谢逸已经听过鸿胪寺的人给他们灌输了一个想法。只要成为驸马,到时候为了照顾公主的身份,可汗必定是会册封的。当年的吐谷浑可汗便是如此,娶了弘化公主。这才有了一系列的封赏。
回纥使臣不明大唐风俗制度,这样敏感的时候也少不得毕恭毕敬,如履薄冰,哪里又敢说个不字呢?
对于这样的结果,谢逸很满意,原本回纥人属于不入流的那类。但现在需要给吐蕃人找个竞争对手,或者说随便找个对象,只要显得大唐是一碗水端平,是一视同仁即可。
公主自然只有一位,想要娶到是要竞争的,先把吐蕃和未来草原上最强大的部族放在对立面,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便是一同接受文成公主殿下的考核,能不能答上来才是关键。
以禄东赞的智慧,当然看得出来这是大唐故意刁难或者拖延的计策,却又不能怎样?毕竟大唐没有明确地拒绝,想要发火都找不到理由。另外,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搞清楚大唐皇室的真正意图,因此也不敢轻举妄动。
回纥人也发觉了异常,但这对他们而言算是难得的机会,哪里敢挑三拣四呢?多嘴几句,大唐朝廷很可能不会再理会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