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尤其是晋王李治,此去草原可谓是盖世功勋,而且展露出非凡的胆略来。连长孙无忌都忍不住高看这个小外甥,更别说李二陛下了,他肯定也是突然现小儿子竟有如此惊艳之处。

    诸子优秀对皇家而言是好事,却也是麻烦,李世民现在变觉得有些棘手。尤其是小儿子李治立功回来,该当如何赏赐不大好处理。

    这种私密话题,和旁人不好说,唯独能和长孙无忌聊上几句。?要看书·1?k?a书nshu·cc

    按理说关乎皇子,外陈不好随便插嘴,但作为舅父,长孙无忌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

    “陛下,晋王还小,此番出门只能说是长见识和些许历练,回长安以后还需的多读书行。”长孙无忌的话丝毫没有提到赏赐,却定下了一个基调。

    李治还小,潜台词便是长幼有序,这孩子虽然优秀,但暂时还是不要考虑,先让他读书。至于是一直读书,还是作为参考的备选,那就由李二陛下自己决断了。

    “嗯,不过雉奴这回确实是立功了,所以回到长安,朕无论如何都得给他些赏赐。”李世民如是说,但到底会给怎样的赏赐,谁知道呢?

    “是!”长孙无忌也识趣地改口道:“陛下,北边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该对付吐蕃人了。”

    李世民点点头,问道:“他们走到哪了?”

    “禄东赞已经过了吐谷浑,进入我大唐境内,不过途中遇到大雪,元日未必能赶上朝贺陛下,但上元节肯定是能到。”

    长孙无忌悠悠道:“禄东赞真的来了。不知陛下可否想好,哪位公主适合出嫁。”

    “这……贵妃查过了,江夏王府的金城年岁合适,尚未婚配。”李世民道:“不过此事。还是问问道宗兄的意思吧,既然西突厥已经退兵了,年关也将至,就让他回一遭长安。”

    “是!”长孙无忌轻轻点头,心中却想。即便李道宗回来又能如何?如果皇帝真选中了他家女儿,难道他还能说个不字?如此多少有点走过场的意思,也不知李道宗回来之后会是何想法?

    ……

    若真水大捷,在朝会结束后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顿时给年节增添了不少喜庆,长安城里顿时洋溢一股兴奋与自豪感,走在街上每每看到金碧眼的胡人,长安百姓都会下意识挺直了腰板。

    不为别的,底气足啊,看我大唐何等厉害?

    待消息传到辋川别墅已经是傍晚时分,留守淮阳县伯府的家丁一听到消息。便飞马前去报讯的。

    若真水大捷,北方并无兵祸,那么自家阿郎就是安全的,两位夫人听到讯息定会非常高兴。

    果不其然,杜惜君和郑丽琬听到消息的时候,激动的几乎留下热泪。

    挺着六七个月的大肚子,整日里悬心,滋味肯定不怎么好受,如今总算是能安心了。

    “三郎没事就好!”

    “这会子了结大事,还能再年节前赶回来。”

    “是啊。一家人能在一起过团圆年节,最好不过。”

    “要紧的是,孩子降生的时候他在长安,否则我这心里始终不安。”

    杜惜君和郑丽琬满心怀疑。此时此刻,只怕这夫郎早日回到长安,然后一起期待两个孩子的降生。

    ……

    此时的定襄草原,李治和谢逸确实准备踏上归途了。

    李绩的大军已经南下,定襄草原上的突厥人彻底老实了,不会再出乱子。皇帝的旨意已经下达。安国公执失思力会来接替阿史那思摩,全在意料之中。

    更让谢逸高兴的是,李世民的圣旨也传到了定襄,赦免了阚棱的罪行,他不用再回并州充军,可以跟着谢逸一道返回长安。

    这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事情,阚棱的心情别提有多迫切了。心里想着妹妹,以及即将出世的外甥,恨不得立即飞回长安。

    谢逸也是归心似箭,可是想却不是那么洒脱,处理完杂七杂八的事情之后,竟来了一位客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