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皇子意动-《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腊月二十三,这会还没有小年的说法,但毕竟年关将至,所以太极宫中,长安城里都已经热闹起来。

    吴王李恪也在这一日进宫去向母亲杨妃请安,并送上一些年节礼物。

    将近一年不见儿子,爱子心切的杨妃自然想念的紧,拉着儿子有说不完的话。直到将儿子在安州饮食起居,方方面面细节全都问过一遍之后,心情才平复下来。

    “母妃不必担心,儿子在安州一切都好。”

    “好我就放心了。”杨妃道:“也别怪母妃我啰嗦,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就你和小黯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难免想念。尤其是你,身在安州,但盯着你的人却不少,我自然多些挂念。”

    杨妃有两个儿子,其中吴王李恪更有本事,资质也更好一些,如果说有什么念想或期许的话,李恪自然是首选。李黯到底要比一母同胞的哥哥若些,杨妃自然是寄予厚望。

    同时,木秀于林,风必吹之。

    李恪很优秀,关注他的人自然也就多,加之又是太子之外,最年长的皇子。且最具英武之气,武略最佳,文采其实也不差,算得上是众皇子中的佼佼者,难免特殊些。

    如今常年不在长安,杨妃一来是担心儿子的饮食起居,下面的人照顾不周,二来是怕儿子有什么危险。

    “母妃关心,儿子自然知晓,只不过儿子年纪大了,懂得照顾自己,所以母妃不必过多挂念。”李恪道:“倒是我们兄弟都不在长安,不能在母妃膝前尽孝,实在遗憾。”

    “没什么,母妃身在皇宫之中,饮食起居都有人妥善照顾,平日里有你父皇的关心。还有众多嫔妃相伴,并不孤单。”

    杨妃悠悠道:“当然了,如果你和小黯能留在长安,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你们年纪大了,乃是皇子,是亲王,大唐有制度,该分封自然要去封地,你父皇若是有什么委任,自然要去为朝廷办事了。”

    李恪轻声道:“这么说起来,儿子倒是真羡慕四弟可以留在长安。”

    诸皇子中,除了太子李承乾居住在东宫,几个未成年的皇子留在长安外,按照制度,成年的皇子都要分封在外的。

    但这其中,魏王李泰是个例外,因为李世民宠爱的缘故,一直留在长安,并不曾前去封地。当然了,李世民还专门给李泰找了个理由,雍州大都督嘛,古来整个关中都是雍州之地,李泰居住在长安自然是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