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谢逸去哪了-《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尤其是薛延陀出现异动之后,李道宗就没有放心过,他太明白皇帝将自己放在此地的目的,更知道谢逸和狄知逊带去的那份圣旨可能会引发怎么样的后果。

    所以江夏郡王实际上也有枕戈待旦的意思,自打使团出塞,灵州兵马都没有放松过警惕。

    现在消息传回来了,不是个好消息,却足够的出乎意料。

    在预料之中,如果使团不能平安回来,要么是被杀祭旗,要么是被扣为人质,如果薛延陀懂点礼貌,或许会遵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

    但万万没想到,会是“失踪”这样尴尬且奇葩的局面。

    “失踪”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尤其是在这样的情景下,最直接的理解该是使臣已经遇害,薛延陀有心反唐。

    但现在传来回来的消息却并无此等迹象,薛延陀人也在四处“搜救”,是不想李绩和大唐撕破脸皮,还是装模作样拖延时间,暗中调动兵马备战,抑或真出了什么奇怪事?

    不过大度设南下是不争的事实,夷男派长子出动,到底是意图进攻,还是出于防守的心态,那就不得而知了。

    最让人伤感的便是谢逸,难得一个有为青年,就这么……

    江夏郡王少不得连胜叹息,金城郡主李安宁也是相同的反应,谢逸的表现与他平素所见的男子都不同,有种别样吸引人的风采,近距离相处很舒服,却不想……

    一想到这些,小郡主心里不禁堵得慌,甚至忍不住落泪。

    世子李景桓得知此事,心中则泛起些许古怪的情绪来,情敌回不来,本来或许算得上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但纵然谢逸回不来,郑丽琬也不会嫁给自己,自己也没那个勇气提出任何非分之想,结果只能是俏佳人变成俏寡妇。

    颇有怜香惜玉之心的李景桓当然不忍看到佳人不幸的情景,可按照传回来的消息,使臣确实可能……

    唉!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让人不胜唏嘘的事情,但愿谢逸能活着回来吧!不要让郑丽琬再成为寡妇,不要让佳人再伤心。

    李道宗没有儿子那么多复杂的理由。但心思是相同的,他也希望谢逸能够归来。并且有些有根据的“奢望”。谢逸才智卓是出了名的,又是擅长于随机应变,兴许在危局之下有办法逃出虎口,顺利回到大唐境内。

    所以在调动大军严阵以待的同时,李道宗还让儿子李景桓率领兵马前去边境接应。前军斥候已然进入双方的军事真空地带,甚至是悄悄进入薛延陀境内,只为探查消息以及可能的接应。

    不管谢逸和狄知逊能否能讨回来,做好接应是自己的本分。李道宗觉得自己有这个意外和责任。

    与此同时,关于使团的一切消息全都传到了长安,送去了太极宫承庆殿。

    ……

    太极宫承庆殿,正在高照的艳阳下赏菊花的李世民被惊扰了,盖因为中书省接到李绩和李道宗两个人的奏疏,不得不赶回承庆殿。

    中书舍人马周脚步匆匆而来,李世民顿觉不妙,待接过奏疏一看,整个人的表情顿时有些不好了。

    出使薛延陀的使团出事了!

    准确来说,使团还在。但的呃使臣竟然——失踪了?

    这算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有些蒙,然后下意识生出些许念头来,薛延陀人难道要谋反吗?难道还是走到了必须动兵的地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世民自然不怕事,虽说原本不想立即动兵,但如果薛延陀人真的不知死活,那么他不介意立即动手教训。

    不就是开战嘛,左右不过是多花费点钱粮,多付出点精力和代价而已,如今的大唐有这个资本,大唐的天威和尊严是绝对不能被亵渎,这是原则性问题。

    真正让他恼火的是谢逸和狄知逊的失踪。虽说是“失踪”二字,但这种情况下。任谁也不会首先往好处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