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修善果-《大明佛》


    第(2/3)页

    刘伯温,见悟虚低头不语,便止住玄机子,“我知佛门修行,最忌业缘因果。联盟一事,暂且不谈,若有事,可以依旧联系。这天外天,似乎正邪浑杂,我等三人,初来乍到,倒是可以互通有无。”说罢,他取出两枚玉简,“这两枚玉简内,都蕴含一丝清静峰上七星仙剑的剑气,可观摩其剑意,亦可抵真灵修士一击。”&1t;/p>

    清静峰上七星仙剑的一丝剑气?!悟虚不由怦然心动,自己本身是很喜欢那种飞剑剑侠风的,但佛门之中,却几乎没有飞剑法门;自己还有青云竹,平时都是握在手上,胡乱刺划劈砍,一直都觉得有点暴殄天物。&1t;/p>

    便是玄机子,也在一旁露出炙热的目光。他毫不犹豫的也取出两件物事来。一件,是一个乌黑亮的石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六根灰扑扑的石针,一看就是魔道中歹毒之物;另外一件,则是一把古朴的飞剑,长不过一尺,玄机子微微用手一抖,剑身之上便泛起一层黄色光华,流转之间,宛如飞龙,竟然是他早先不惜做出人神共愤之事,巧取豪夺来的黄龙剑!&1t;/p>

    。。。。。。&1t;/p>

    悟虚,还在丛林中慢慢地走着。多吉、朱元璋,还有刘伯温、玄机子,相继离去,他既然一个人,暂时又没有明确的去处,飞起来又给谁看?他索性,一个人,如普通没有修行之人,迈步行走。&1t;/p>

    这丛林之中,虽有许多的声音,甚至还有虎咆狼啸,鼠窜蛇游,但悟虚却觉得十分的宁静。这一半是因为佛门修行观照入定的功法特点,一半也是因为孤身一人新世界,新晋的喜悦和骤然的离别,还有一些未知的茫然,混合在一起,大音希声一般,令外界的这些色相和音声相形见拙,犹如虚无,又令悟虚似乎完全沉浸在巨大的内心世界里,在自己的内心里漫步而行,跋山涉水。&1t;/p>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1t;/p>

    悟虚在心里默默念着,却没有吟咏出声。因为这句诗词好是好,却是苏东坡所作。苏东坡虽然也经常谈佛论道,但严格说来,终究是属于儒门中人。方才婉拒儒门相邀,此刻却诵儒门中人的诗词?悟虚不想让自己心境有隙。&1t;/p>

    自从开始修行佛法,悟虚便不自觉地有点疏远了诗词。佛门中有文字障、知识障之说,道门之中也有大音希声、大美无言之说。许多时候,修行传承,多有隐秘,不立文字,实在是文字实乃世间之物,难承世外之法。世尊在金刚经中,更是多次“说a”,但紧接着又说“非a”,还解释道“是名a”,到最后干脆说“佛说一切法,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再有一层,吟诗赋词,多需动情,于佛门修行亦是一个关碍。是以,悟虚这个最先的文艺青年,当初便狠,熄了诗词之心,欲证“无智亦无得”,将所学诗词忘了大半。&1t;/p>

    但既然苏东坡这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跑了出来,不去儒门的悟虚便须得应对,不可在心头默然视之。&1t;/p>

    吟诗赋词,多需动情,融情于景于事,但又有一类,乃是借物喻理,譬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圣人方无情,佛门中人未曾修至“不退转”境界,又不是闭死关,不在尘世走动,那么也免不了与尘世有所纠缠和应酬,免不了起心动念,看山看月,说三说四,是以便有许多禅诗流传,譬如那脍炙人口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再有,于此刻,谈得上应景的,还有那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t;/p>

    悟虚驻足而立,合掌观照四周。片刻之后,默然摇头。心不静亦不定,此刻若要勉强作禅诗,定然心神驰曳,与周遭色相音声相纠缠,纵有佳句,却徒增烦恼。&1t;/p>

    悟虚摇头已,再度前行,再也不管方向。若有前方枝藤蔓延,悟虚也不披荆斩棘,便绕道,甚至后退,另觅道路。若是有什么癞蛤蟆、蜈蚣、毒蛇,故意拦道,悟虚却也不避让。若有花散异香,有树如华盖,悟虚也会临时改道,小心靠近,静静欣赏,甚至恭敬作礼,低声诵持,然后再悠然前行。。。。。。&1t;/p>

    有情与众生,慈悲结无畏。纵上天外天,一路作法会。悟虚如此自嘲道。&1t;/p>

    这丛林甚是广大,悟虚这样兜兜转转,走了好几天,依旧还是没有走出去。这一日,悟虚终于神情凝重地停了下来,再度思索着,要不要飞起来,尽快出去。&1t;/p>

    一声虎啸,传来。悟虚凝神一看,一个虎影,借着丛林的遮掩,一闪而过。似乎已经远去,但那股腥味,还有杀意,却是越来越近。&1t;/p>

    这是一头虎妖!想要吃了自己。&1t;/p>

    悟虚脑海中刚有此念头,一阵腥风便袭来。一个硕大的虎头,传说中的吊睛白额,张着血盆大口,两只虎爪,犹如小山一般,蕴含着抓和按的两种意境,从一颗大树之后,飞扑过来。&1t;/p>

    悟虚一手持在胸前,结了一个无畏印,一手拔出星云竹,反手掠剑,带起一圈剑光。&1t;/p>

    那虎头的吊睛,忽然闪现出一丝和恐惧的神情,最后,朝着气势不断攀升的悟虚,露出求饶的眼神。&1t;/p>

    但悟虚并没有住手,那一圈剑光,依照既定的轨迹,先是斩断了这头虎妖的双爪,借着斩断了它的虎头。&1t;/p>

    这头虎妖浓稠的鲜血,在空中喷射四溅,绕是悟虚急忙将无畏印转为修士通用的辟尘印,仍然是有几滴,带着强烈的腥味,落在了悟虚的僧袍之上。除此之外,在悟虚的隐隐感觉中,这头虎妖的一些筋骨碎末,也落在了自己的僧袍之上。&1t;/p>

    悟虚急退而飞,飞入之前自己见到和路过的一处湖泊之中,沉坠下去。湖心一阵气泡,殷红的血丝,随着浪花翻腾片刻,终究消散得无影无踪。&1t;/p>

    片刻之后,悟虚从清冷湖水中飞起,长啸一声,接着大笑而去,好似在湖底闭关许久终有所得。&1t;/p>

    没过多久,他飞回那斩杀虎妖之地,就近取材,做了一个烧烤架子,将那虎妖的半截躯体,去毛剥皮,然后穿在架子上面,生火,撒盐和香料。&1t;/p>

    不一会儿,虎油便被烤了出来,滴落在下方的火中,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而一股莫名的肉香,便随着这噼噼啪啪的声音,四散开来。&1t;/p>

    悟虚看着油滴,闻着肉香,不由拍掌大笑着道,“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1t;/p>

    啪啪啪,一阵清脆而又刺耳的掌声,就这么突兀地响起。&1t;/p>

    悟虚一阵脸红,就好像,这啪啪声,是别人用手掌打在自己脸上一样。自己方才有所感悟,却是忘了这丛林的隐藏风险。他站了起来,沉声问道,“何方道友?”&1t;/p>

    一个中年男子牵着一个小男孩,出现在了悟虚面前。那个中年男子,身材非常高大,眼睛也大,手也大;但这么多的大,组合在一起,不但非常协调,而且还显出十分的大气和从容。那个小男孩,看上去只有六七岁,长着两颗小小的晶莹虎牙,两颗眼珠子,也是又圆又大,正恶狠狠地盯着悟虚。&1t;/p>

    悟虚没有动手,也没有继续出声。这个中年男子,太强大了。他就那么简单地站在那里,脸上还似笑非笑,却像一头随时便要跃起噬人的大老虎。一股无形的气势,却已经将这方圆数十米隐隐封锁,断了悟虚的退路。&1t;/p>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