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捉贼捉赃-《重生嫡女不好惹》


    第(2/3)页

    本来立在老太太身边的一个藕荷色夹袄的修长女子应声答道。答话的女子便是寿康苑老夫人身边的四个一等丫鬟其中之一的清平,清平人如其名,容色普通,性子温和,是四个丫鬟中最平易近人的一个。

    “清平姐姐,辛苦了!请清平姐姐和两位嬷嬷仔细的搜查一下,特别是柜子内匣和隔板夹层之类的,毕竟事关母亲的声誉和我上官府的名声,还望清平姐姐能够体谅!”

    “大小姐折煞奴婢了,奴婢一定会仔细搜查的,您说的几个地方奴婢会亲自一一翻看的,请大小姐放心。”

    清平带着两个嬷嬷转身出去了,一直站在厅内的司冕定定的看着眼前这个娇小的却光芒四射的小女娃,一双星子样的眼睛像是两汪亮亮的湖水,就那么不经意的射进自己的心里,多少年后名满大雍的司丞相每每想起初见上官凝的样子,都会想起这个黄昏,想起这一双清明的眼眸。

    上官凝吩咐完毕,便转身拉住了蒋氏的手,感受到那双平日里温暖的柔胰此刻被汗水沁的异常的湿润,上官凝一阵心疼,万分的疼惜母亲在这个残酷龌龊的府邸里受的委屈,又想起前世里自己的任性妄为,想起了母亲身首异处的结局,刚刚消散的恨意又猛然升腾,本来清明水润的眼睛霎时充斥着怒火。

    “凝儿,娘亲的好凝儿,是娘亲拖累你了……。”蒋氏看见上官凝眼睛重突然升腾起的怒意和恨意,直觉的认为是因为今日自己受冤枉的事让女儿难过和愤怒,毕竟是在厅上大庭广众之下,蒋氏很怕上官凝一时冲动收敛不住自己的火气,要是闹出什么不该有的是非,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还哪有脸活在世上呢。所以,蒋氏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离开的清平身上的时候,贴近上官凝的耳朵用仅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心的安抚着女儿。

    “娘亲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母女,是世界上血脉最相近的人,哪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难道女儿孝顺娘亲,不忍心母亲遭受小人构陷,也要被人指责诟病不成吗?”

    上官凝和蒋氏不一样,今日的事摆明了是冲着母亲而来的,没准也想一顺手把自己这个嫡出的大小姐一并收拾掉,怎么说受委屈的都是自己的母亲,何苦要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往日里母亲倒是没少顾忌,孝敬公婆和睦姨娘善待庶子庶女,甚至对下人也是宽和厚待,结果怎么样,明枪暗箭一个不少,要不是有两个贴身的嬷嬷护着,母亲说不定早就一命呜呼了,既然如此,她上官凝从今日起不打算再低调委屈的度日了,母亲下不了手,那就由自己来护着母亲,让这乌烟瘴气的上官府内宅重新认识认识她们的当家主母。

    上官凝几句话下来,厅上的众人不禁都面色讪讪,这些人里要说没对她们母女两个明里暗里动过手脚的怕是就那个还没长成的四小姐上官影,上官凝是个冲动的,算计起来十分容易,蒋氏又是个宽和的,受了什么委屈也是不如何张扬,所以这些年来挤兑这对母女的事大家做的可都是不少。本以为今日这事肯定能将蒋氏拉下主母的位置,顺带着让上官凝这个嫡出的大小姐也换个人坐。可谁料到这上官凝从敬国庵回来就仿佛变了个人,沉着、冷静的把一盘在大家看来做的不错的局轻轻松松的就解掉了,所以此刻大家谁都不敢再随便出声,生怕这盆脏水溅到自己身上。

    蒋氏见上官凝如是说,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躲在女儿的身后,今日之事自己不便为自己申辩,但无论如何自己是绝对相信女儿的,哪怕女儿只是个刚刚十岁的小姑娘。母亲的直觉让蒋氏相信上官凝一定会把今日的事处理的明明白白,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坚定的相信女儿,思罢用力的回握了女儿的小手,母女两个人相视一笑。

    忽然,上官凝的余光瞥见玳瑁将眼神落在左侧,眼神里有着询问慌乱和求救,上官凝不着痕迹的顺着视线看过去,当目光落在那人的身上时,不由得惊讶万分,难道是她?

    “老夫人,夫人,大小姐,奴婢回来了!”大约过了两刻钟,清平和两位嬷嬷前后走了进来,清平的手里端着一个榆木做的小秀匣,匣子十分小巧,仅有一个手掌大小,上面漆着红色的石榴花和彩蝶,匣子不大,可石榴花和彩蝶却画的栩栩如生,匣子上搭着一把梅花锁,青铜做的小锁上面也刻着细密的云纹,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秀匣都是十分的精致,此刻说是从一个三等丫头的住处搜出来,任是谁也很难相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