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封山谶语-《重生嫡女不好惹》
第(2/3)页
释尘师太仿佛陷入到了当时的情境中去,又似未有亲见当时的镜像而惋惜。上官凝也听过这个传说,却只当是段野史并未当真,此时听释尘师太说果有此事,不觉也讶异非常,而自己降生时竟也见这样的异象,难不成自己的再世重生是从降生之时就已经注定?
“师太,那小女的命运究竟……。?”
蒋氏见师太迟迟未再言语,忍不住再次出言问询。
“此异象如是男子降生则可主宰乾坤,顺则登顶九五逆则祸乱天下,如降生的是女子,顺则母仪天下逆则血染四野!”
蒋氏闻言大惊,不禁攥紧了女儿的小手,一时也忘了女儿的小手已经被攥的发白。
母仪天下,上官家的女子从未入过皇墙,与大雍皇族颜氏一脉从未有过姻亲,何来的母仪天下?难道会是血染四野?一想到刺目的鲜血遍流大地的场景蒋氏的心就一阵阵的刺痛,怎么可能,自己如此乖巧的女儿怎么会与那血腥的景象有关联?
可是释尘师太箴批极准,当年曾言“大雍历景元十二年,将有刀光起于东南”结果一向偏安一隅的虞山候起兵谋反,战火一度烧到了平陵,距离青云城仅百里;大雍历景元二十五年,数十年不遇的干旱导致大雍境内流民无数,灾情严重时甚至易子而食,大雍国库数次开仓赈灾却杯水车薪,国内动荡不堪,此时,释尘师太批言“灾将止于夏至,甘霖普降大雍”,结果夏至当日天雷作响,倾盆大雨降了几个时辰,周边的祁回因国内动乱请求当时的景帝出兵帮助平乱,献了粗粟百车、牛羊千匹更兼进献了可以一年两熟的荆米种子百斛,大雍的灾情因此奇迹般的结束。
两次箴批的神迹让释尘师太在民间被看做是慈云娘娘转世,其身其言均被百姓认为是上苍旨意,皇墙内院也对师太奉为上宾,然释尘师太清风一身不慕权贵,除了为皇族之人诵经祈福不勘命理不出批言,能得见释尘师太被大雍百姓认为是福泽深厚的吉兆。
正因如此,蒋氏的内心困苦酸涩,一时间泪落如珠。上官凝内心的震撼也着实不小,除了因为国运而出的两次箴批,释尘师太未再有任何批言,何以会对自己一个平凡女子下此批语?
“母仪天下?血染四野?”
上官凝不断的在心里咀嚼着这八个字,自己不欲站在那最高的位置俯瞰天下,如果说前世里自己是小女儿心性祈愿一生一世一双人,今世里却只是想要那一对男女血债血偿,只想好好的守护娘亲和上官一族,毕竟前世里是因为自己而让上官百年旺族一夕覆灭,而那高位自己仍然不肖!
“女施主,是否容贫尼与小施主单独说几句?”
蒋氏猝不及防,有些担忧了看了看此刻倚在自己身边的乖巧女儿。
“娘亲,不用担心,凝儿不过是跟师太说几句话而已,娘亲难道还怕师太吃了我不成?”
上官凝看出了蒋氏的担忧,故意顽皮的打趣蒋氏,其实自己也着实想单独与师太交流,虽然蒋氏是自己至亲的人,但上官凝并不想让母亲知道自己重生的事甚至于是那几句箴言的释义也不欲让蒋氏知晓。
蒋氏尚在犹豫的片刻,上官凝已经起身,稚嫩的小手挽住蒋氏的胳膊,半推半拽的和蒋氏往门口走去,上官凝的力气本不大,不过是蒋氏借女儿的力安抚自己的心罢了。
“凝儿乖,娘亲就在院子里的香樟下等你啊!”
说完又习惯性的摸了摸女儿细嫩的小脸儿。上官凝知道母亲并非是担心自己独处,只是怕箴批之言让小小年纪的自己承受不来。
“师太,凝儿也想知道那箴语真正的意义。”
刚坐定下来,上官凝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非是不知隐忍,只是上官凝相信师太一切皆明,自己没有任何必要在师太面前隐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