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虚张声势-《君情染江山》
第(2/3)页
"叶公是谁?"钰萱不熟悉,又问道。
"他和楚王熊章一样是芈姓,沈尹氏,叫沈诸梁。他的曾祖父就是楚庄王。熊章的父亲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边疆重镇叶邑为尹,沈诸梁便在那里养兵息民,发展农业、治水开田,让百姓休养生息,颇具政功,此人被人称为叶公。这人挺会打仗的,24岁就战功卓著。"墨子捋了捋胡,告诉钰萱。
"不过,叶公的封地,并不在我们即将要路过的地方,如何将粮食运输过来,熊章虽然为难,倒也想了办法。"墨子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左、中、右三路大军,即将分别行动,楚王带着我们所在的右军和部分中军,继续奔赴吴楚边境,而中军的一部分汇同右军,则要绕道去叶公的封地,拿到粮食,再赶来与我们在疆场汇合。"
"师傅,那我们先到了吴楚边境,吴国会不会趁着我们楚军人少,而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钰萱听了熊章的取粮计划,担忧的又问道。
你想到的问题,楚王也想到了,他刚才下令马上要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他让我也参加此会。"墨子告诉钰萱,并在对钰萱说完后,立即起身向楚王的王帐走去了。而这样类似于高级参谋的军事会议,墨子受邀,而钰萱却并没有机会。
墨子临走的时候,钰萱又忍不住关心的问道:"师傅,你可有办法?"
墨子微微一笑,胸有成足的样子,点了点头,答道:"办法我想到了一个,一会儿我和楚王及开会的几位军中大员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
直到近一个时辰,高层军事会议才开完,钰萱再次见到了墨子。她自然关心的询问会议上可有商量出什么好办法。
墨子告诉她:"楚王采纳了我的计划,我们已经有了方法。那就是虚张声势!"
如何虚张声势,钰萱听到这,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
墨子说道:"熊章已经拟定了紧急文书,并已经让人抄写了很多份。这些文书将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被带到吴楚两国的边界,进行张贴,同时带去文书的人,还会广泛散布和文书上的一致的消息。"
"文书上是何消息?管用吗?"钰萱的好奇心被墨子的话,引得越来越重。
墨子说道:"文书的大致内容是:督军永泰率边军3万、长宁王率赣南守军2万、广庆王率领封地部将1万余兵力,共计6万人,务必在本月初十,与楚王率领的京师汇合于长庆,分进合击,共讨吴贼,延误者军法从事!"
钰萱听到那么多人名,一时间云里雾里。墨子看她迷茫的样子,便又解释说道:"本月初十,正好是我们按计划,到达楚吴边境的时日。文书中的那些人和军队全部属实,但并不会真的从那些地方集结而来,这份文书只是虚张声势。其实情,只有在在开会现场的我、楚王以及几位军中要将知情。吴军派到楚国边界这一方的探子必然从边境看到或听到以楚王名义,大举集结兵力的消息。这样一来,吴军看到文书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呵呵,师傅你不仅是墨守成规,还真有些计谋!"钰萱听了墨子的解释,心里佩服起师傅的足智多谋,临危不惧。
"那石纥在场吗?"钰萱心中一喜的同时,又担心起这个人从中破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