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七夕灯火-《君情染江山》
第(3/3)页
"在我们那个时代,今天是七夕节,传说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本是两个生活在一起的好友,他们化作星星后,隔着银河相望,却能在每年今天相逢聚首。我们地上的人,根据这样的传说,也会在今天送给知己一件礼物。你看,我做了一盏灯给你,是乙小灰的模样"。钰萱一边将七夕节关于爱情的部分隐去,瞎编着了一通话,一边将小犀牛灯递到乙鸣眼前。
当乙鸣把小犀牛灯中的蜡烛点亮的时候,钰萱终于心里才好受一点点,烛光照应着他们的脸,两人的瞳孔中都有一簇闪亮的光芒,惜别的情谊充盈心间,却又克制的将不舍的话语统统隐没,只留给对方最后的笑颜。
出发去随国铜绿山了,子徒燮率领的队伍有二十来人。钰萱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鲁班。
他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队伍里,人人却都对他敬重有加。想必,他一定因一双巧手,以及有一颗精明能干的设计头脑,而名誉天下。
白天赶路,钰萱大多数时候坐马车,父亲的部下和鲁班则都骑着马。这样走了两天,钰萱觉得闷极了,于是她就找到父亲队伍下的一名小士兵和他交换,钰萱骑他,那人乘车。
这样一来,她找父亲或鲁班说说话句方便多了。每当太阳落坡之前,子徒燮便指挥队伍停下来,住在临近方便的城镇里。
父亲是楚国司马,自然钰萱他们所到之处,楚国的地方长官会迎接他们,好吃、好喝、好睡的接待。这一路上,他们走得并不赶,也不算辛苦,钰萱的兴趣点则是欣赏风光与民情上,在现代她就喜欢旅行,这一趟旅途到现在为止,她觉得饶有乐趣。
很小的小时候,钰萱就听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故事讲木匠祖师爷的鲁班不小心被叶子划破了手指,他仔细观察,发现割破他手指的叶子是锯齿形状的,从而发明了锯子。
在这路上,她终于有机会亲口问问鲁班,真是这样的吗?
鲁班笑着说:"丫头,你听哪传来的这个故事,锯子可不是我发明的,在我之前就有锯子了。春秋时左丘明所作的《国语》中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这锯子啊,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哦,看来,历史真的是误传啊!
走了4天后,第五天启程的时候,子徒燮告诉她:"钰萱,今天估计过了午时,我们就会离开楚国,而进入随国境内。楚、曾交界一代带,最近一年多,有一窝山匪,你今日都别骑马了,乖乖的呆着马车里。"
"好的,阿爹,有你保护,我才不怕呢。那我要不要把男子衣服换上?母亲临行前,让莲玉收拾了一套,带在路上。"
"好,稳妥起见,你换上吧。"阿爹发话。
女扮男装的钰萱,头发高高的束起来了,襦裙换成了裤装,上衣从藕荷色换成了黑灰色窄袖短衫,刚开始她觉得有些别扭,但衣服简单利落,出发以后,她才觉得这套行头帅气又方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