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夏言致仕-《执宰大明》


    第(2/3)页

    皇帝的玉玺分为多种,但主要的玉玺分为三种。一种是皇帝私印,上面是皇帝的年号,如永乐皇帝御用之宝八字或者其他;第二种是用于下发中旨而要用作凭证的玉玺,皇帝下旨不经过内阁的叫中旨,中旨也代表着无上的皇权,所以需要以皇帝玉玺为证;第三种就是国玺,也叫传国玉玺,是三种玉玺中最为重要的。传国玉玺由大明太祖洪武皇帝亲自刻制定为传国之君的传国之宝,上刻大明穿过之宝八字。

    大明之前,从秦始皇开始都是以所刻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和氏璧以为传国玉玺。秦亡后和氏璧由汉高祖刘邦所得,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太皇太后王氏不从,将和氏璧用了砸奸贼,所以破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镶饰。东汉末年,和氏璧被孙坚所得,后转归袁绍,最后落入曹操之手。经历三国东晋十六国,又过了南北朝,和氏璧失去踪迹,消失三百年。最后现身在突厥,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寻觅所得,立为国玺。唐亡经五代十国历北宋,南宋亡于蒙元,和氏璧落入天命真人成吉思汗后世之君手中。

    ,首yb发P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起于草莽,先后击败西边强敌陈友谅、东面张士诚、浙东方国珍、四川明玉珍,一统南方半壁,在金陵定都并改名应天府,就是如今南直隶南京城。顺天承命,即位称帝,立国大明,封魏国公徐达为征北讨元大元帅,领军十万北伐。

    徐达不辱使命,一个月之内连破山东、河南、河北,攻破元大都!元顺帝妥懽贴木尔带着皇后太子后宫嫔妃和大臣逃往元上都,并将传国玉玺和氏璧携带走。后来,徐达、常遇春等大将都曾北伐,攻占元上都之后,也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下落。直到成祖永乐皇帝五征漠北也没有拿回属于汉人的传国之宝——和氏璧。

    大明历代先帝在对和氏璧失去希望之后,只能选用最好的宝玉刻制属于大明传国之君的传国玉玺。若非册立皇后、太子,或遇皇帝驾崩新帝继位的大事,一般国玺不会轻易示人。

    梁文一时心情激动之下,也忘了拿捏分寸,一不小心就砸了玉玺,还好那只是皇帝私用的玉玺,也就是嘉靖皇帝御用之宝。在梁文和秦福庆幸的同时,夏言及大臣们都是十分震惊的。皇帝连玉玺都砸了,这还不是龙颜大怒还是皇帝喜不自胜不成?

    “皇上息怒,老臣多谢赏赐!”夏言原本还想和梁文继续争论下去,甚至想要说服梁文。无奈,看见梁文盛怒之下连玉玺都砸碎了,哪里还敢继续冒犯龙威呢?事情已经到了这份上了,瞎子都能看出来再闹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他夏言和皇帝脸面上都挂不住。见好就收,这种道理再明白不过。

    希望经历此事,皇帝心里能听得进去。看着龙椅上面红耳赤的梁文,夏言心道。

    众大臣也不是和尚,只知道敲木鱼不吭声。马上叩首帮着夏言劝着梁文,夏言也是跪在地上双手匍匐着不敢说一句话。

    “行了,都拿着朕的赏赐回去吧,以后觐见都带上香叶冠,朕看着舒心。”梁文左手抵着案头,右手一挥便赶走了众大臣。

    龙椅帘幔后面,陆吾一身黑纱走了出来。

    “见过道长,给道长请安!”秦福和梁文二人上去行李。

    被秦福扶着坐下,梁文从地上将摔碎的玉玺捡回来放到陆吾手中。

    看着裂开的玉玺,秦福的嘴张的能塞下一个鸡蛋那么大。

    他吞吞吐吐的指着梁文问道:“你扔的不是玉玺?”回头看着陆吾又道:“道长,这是您安排的?”

    “没错,先赏赐大臣们香叶冠,又逼得夏言难堪,最后让梁文假装大怒将玉玺掷地,这一切都是贫道安排好了的。”陆吾斩钉截铁,毫不掩饰地道出原委。

    “皇上,手段果然高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