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德胥戾气-《素手染春秋》


    第(3/3)页

    遥儿不傻、穆夫人也不傻,姜德胥为了铲除御史台,连政事堂的三位宰相都可以牺牲,一旦需要出卖穆夫人和遥儿的时候,他连眼睛都不会眨。

    你能寄望一个政客跟你讲义气、讲感情么?在他眼中,只有利与害。

    如果遥儿按部就班地把这件事层层上报,最后毫无疑问,这件差使依旧会着落在他的身上,御史台的疯狂报复也将直接由他来承担。

    姜德胥想拿遥儿当枪使,可惜这杆枪是有独立意志的,现在遥儿反将了他一军,他除了从幕后走到台前与遥儿并肩作战,再无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姜德胥威严森冷的声音在政事堂中洪亮地响着:“月初,朝廷刚刚下令,民间严禁蓄锦,违者杀无赦!你侯思止便犯下如此大罪……”

    姜德胥没法退,也不能退,他是文官集团打击酷吏的精神领袖,事到临头,有进无退。而且,民间禁止蓄锦的政令也是出自他手,这是他缓解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今日放过侯思止,这道政令就名存实亡了。

    锦缎是硬通货,本身又是一种商品,不从法律上严加约束的话,通货紧缩的局面就无法缓解。古代没有纸币流行,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远比通货膨胀频繁,通货紧缩的总体伤害比通货膨胀更严重,若不加控制,他这个“首席执笔”将承担最大的责任。

    所以,姜德胥明知被遥儿将了一军,也只能被遥儿牵着鼻子走。堂堂宰相,竟被这后生小丫头所算计,这令姜德胥非常恼火,这火气不能冲着遥儿发,他就只能把满腔怒火都发泄在侯思止身上了。

    “侯思止,你身为御史台侍御史,执法犯法,罪加一等,此番落到本相手中,断无轻饶之理。来人啊!把他给我拉下去,与午门外用杖,活活打死,以为百官警戒!”

    堂上众人听了尽皆一惊,户部尚书忍不住劝道:“相爷,侯思止乃朝廷命官,虽然犯法,应交付有司惩办,得了圣人旨意才好处死,如今这般……”

    姜德胥正满腔怒火,听他规劝,不禁乖张地道:“圣人恩宠,本相敢不为国效力?此獠所作所为,百死莫赎,正该午门处死,以警效尤。便是先报与圣人,侯思止也难逃一死。只要一心为国谋划,但有所请,圣人无有不依,先报后报又有何妨?

    今国家形势危在旦夕,缓释自救刻不容缓,安能因一侍御史而使天下崩沮,不可收拾?侯思之不过御史台区区一五品官,然我大齐五品以下官员他都可以当堂杖死,本官当朝宰相,就不能杖杀他这个小小的侍御史么?”

    户、工、兵三部尚书见他负气刚强,言语乖张,心中凛凛,俱都不敢再言。姜德胥把书案一拍,喝道:“堂前武士,将侯思之拿下,立即押至午门杖死!”

    侯思止吓呆了,这等跋扈的作风,俊下臣在御史台的时候,御史台有;仇神机赴地方公干的时候,仇神机有;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今日之政事堂上,姜德胥也有。

    直到两个武士上前扣住他的手臂,侯思止才清醒过来,惊骇地叫道:“姜德胥,你敢!我侯思止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你敢先斩后奏,败坏国法么?”

    姜德胥一脸戾气地挥手道:“拉出去,杖杀!”

    堂前武士只是奉命而行,管你合法不合法,拉了人就走,这宫中武士个个一身武功,六七十斤重的石锁扔着跟玩儿似的,侯思止当年在临安市上也算是一把西瓜刀从巷头杀到巷尾的悍勇泼皮,如今被两个武士拿住手臂,竟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侯思止凄厉地大叫:“我侍御史可以杖杀五品以下官员,那是朝廷法纪所定,你政事堂宰相有什么权利杖杀本官!姜德胥,你独断专行,一手遮天,一定不得好死……”骂声渐远,他终究是被拖出去了。

    三位尚书如坐针毡,赶紧起身,对姜德胥拱手道:“相爷所虑者天下也,下官只把眼光放在自己一个衙门,目光未免短浅,下官这就回去,按照相爷指示,开源节源,务必保证我西征大军无后顾之忧,下官告辞!”(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