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话:汪精卫-《妖兽禁域》


    第(3/3)页

    汪精卫一九一零年在狱中写的诗。

    年轻时的汪精卫,参加广东人留学生组织兴中会,加入参与同盟会,被选为评议部部长,成为孙文助手。开始随孙文游走越南、马来亚等南洋各地;在马来亚槟城结识了华侨富商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因为富赡文采,成为孙文秘书,也是孙文的文告捉刀人与革命事业得力助手。

    为了挽回民众对革命党的信心,汪精卫、喻培伦、黄复生等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汪精卫在行刺前自述。

    “此行无论事情的成败,皆无生还的希望。即使是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

    在北京后海北岸的一座桥埋设炸弹欲谋刺清朝摄政王载沣时被人发现,事情泄漏被捕,汪精卫在狱中写诗,慷慨激昂,一时为人传诵。

    由于肃亲王善耆在审理此案时,对汪精卫的人品与才学产生敬重,外加清廷担心如果杀汪精卫,可能会导致革命党更加的暴力,经过善耆对摄政王的斡旋下,改判为终身监禁。辛亥革命之后,清廷大赦政治犯,汪精卫被释放。

    汪精卫在获释之后,面见袁世凯,催促他推动清帝退位,并参加南北议和。在清朝覆灭后,袁世凯担任中国大总统,汪兆铭曾发誓不当北洋政府的官员,一九一二年汪兆铭和陈璧君结婚,之后赴法国留学。

    二次革命开始,汪精卫被孙文急召回国,返国讨袁并参与护法,革命失败后,亡命于法国。

    袁世凯称帝之后,汪精卫再回国参加护法运动。一九二一年,孙文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精卫出任广东省教育会长。

    孙文临终前立下三份遗嘱,分别是《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前两份由孙文口授,汪精卫笔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