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话:武士精神-《妖兽禁域》


    第(2/3)页

    “日本人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阵前逃亡的人是最为可耻的,像你们这样子的人,就应该要切腹自杀谢罪。”

    魁魉罗丢了一把短的武士刀在靖田的眼前,对靖田说道:“如果你还有一点日本人的武士精神,你就切腹自杀谢罪,我愿意当你的介错。”

    武士道的精神简单来说就是看透了死亡,代表着叶隐中所叙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他们认为死是一种解脱,所有的责任在死后便一笔勾销,但是也要死的有尊严,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忠义的表现。

    武士道讲究义、忍、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日本的民族性格,一部分是因为武士道相传下来的礼义。在古时候的日本,武士是很残酷无情的,为了权力斗争,手刃亲兄弟,争斗是无法避免的。另一个就是切腹自杀,切腹自杀在古时候的日本是武士道忠义的表现。

    切腹是日本平安时代以后才广泛流传的自杀方法,大盗藤原义是第一个进行切腹自杀的人。

    日本封建时期武士被主君赐死,比起单纯的斩首,切腹被视为最光荣的死法。日本人认为,人的灵魂是住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要把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切腹以示众人的仪式。

    切腹的过程,切腹自杀的人穿着庄重的服装,用来切腹的刀放在他的正前方,刀用特别的布料垫着。武士会作死亡前的心理准备,念出已经写作好的辞世之句的诗歌。

    服待他和身旁的介错人助手准备好,切腹者会揭开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捅进自己腹部。首先从左至右的切割,然后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让肠子内脏溢出来。

    在切出第二刀时,介错人进行抱首,挥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斩下,但不完全的斩断,让头和脖子仍有一丝的牵连。由于这一刀要非常精确,介错人一般是剑道高手。介错人通常是自己的亲人,要动手杀自己的亲人真的是一件蛮残忍的事情。

    切腹的开始流行是在镰仓幕府时代,因为丢失了阵地,不想被敌方抓为人质而切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虽然江户时代以后,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法阻止这一个历史性的趋势。

    介错是指在日本切腹仪式中为切腹自杀者斩首,以让切腹的人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的行为过程,执行介错过程者称为介错人。

    由于切腹的过程太过痛苦,所以很多时候切腹的人会委托他信赖的人为他介错;这一种对于被托付执行介错的人来说,是一件相当光荣的事情。一般而言,需要切腹者会找一位自己最亲密的好友、家人、兄弟或是剑道高超的人来执行介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