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最后的特种兵-《最后的特种兵》


    第(2/3)页

    “这样吃饭不健康。”她看着我说。

    我把头一甩,不屑地说:“别扯淡了,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

    “我们有干粮。”

    “等你吃上三天,就知道那些压缩饼干是什么味道了。别废话,赶紧给大伙灌满水,出发出发,我们出发!”

    阿拉古山在13号地区以北7公里,我们在茂密的丛林跋涉着,杨老爷子指着南边无边无垠的绿色森林说道:“往那边走5公里,就是雷区。”

    又指指东边的一座山说:“那是虎跳崖,就是战士们遇袭的地方。”

    “我们去护林站,不耽误事吧?”

    杨老爷子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从护林站到虎跳崖,翻一座山,穿两个山谷,应该能在天黑之前赶回来。”

    一个半小时后,也就是下午2点,我们赶到了护林站。

    阿拉古山护林站是我国最西南边境最前沿的护林站,不仅仅照看森林,还担负着边境线警戒的任务。这里有5个护林员,个个手持56式半自动步枪。

    护林站建在一座高山的南端,俯视前面10公里的边境线,山下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盘旋着,抵达山上的木屋。

    木屋是用松树搭建而成,外面刷着桐油,远远看去,黄灿灿的。木屋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再往前面走,就是树林。

    卓玛萨是少数民族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走起路来咚咚咚。身板挺得比我们年轻人还直。如果不是满脸的白胡子,我们根本不知道他还有70多岁。

    这个老人在护林站工作了50多年,经历过边境线上所有的事,简直是边区的活历史。不过,说服他带我们去虎跳崖和13号地区旁边的雷区,费了一番功夫。

    当杨建明向他说明来意时,这个白胡子老头转身就走,把自己关在木屋子里的卧室里不出来。

    猴子在门外面哀求了半天,他就是不开门,夜莺也说了很多好话,无济于事。我当时就感觉,这老头挺奇怪的,为什么一提到虎跳崖,脸色就变了?

    我在外面歪着头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一点事。这老头是内疚,他是愧对穿军装的人,也不敢再带军人去虎跳崖。因为那里是伤心地。

    我重新回到木屋里,把猴子他们几个赶出去警戒。我对着门说:“老站长,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带我们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