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举国动荡-《定远侯班超》


    第(2/3)页

      难的恰恰是受到战争重创的北部两州,即北岭州和东北疏勒州。

      令贵族们震惊的是,《垦荒令》一出,游离在户籍管治之外山野丛林荒漠戈壁上的游民仿佛一齐从地下钻出来一般,纷纷到官府报备垦荒,疏勒全国似乎一夜间多了数千流民。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荒山野岭、莽原草场、戈壁绿洲到处销烟弥漫,到处都在点火烧荒,令贵族们恐慌、不安。

      阴历八、九两月,是伤痕累累的疏勒国较为混乱的一个时期。北部二州一时间流民遍地,且多数是自发垦荒。当地牧主、贵族则巧取豪夺,社会矛盾迅速激化,打死打伤流民事件频繁发生!

      寒菸则下令疏勒国各州、各城都要将《垦荒令》、《禁椎令》、《军功令》制成木牌,在城门、胡市、部族悬牌告示,务要做到家喻户晓。并严令,“凡贵族阻挠游民垦荒,并引发械斗、死亡的,每例必严惩,各州不得拖延!”

      但械斗事件层出不穷,各州都陷入动荡,最严重的骚乱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北岭州。九月上旬,北岭州驿官疾驰盘橐城匆匆呈报左相府,“一伙捐毒国塞人流民擅自在牧主查术辰封地牧场内垦荒,形同抢劫,查术辰拘捕流民后已杀十五人,伤数十人,其余族众男丁尽被缧绁!”

      北岭州是疏勒国大贵族图勒一族的世袭封地,以戈壁、荒滩、草场为主,但得益于北山(注:即南天山)融雪水滋养,因而是疏勒国最主要的草地牧场。左相寒菸闻讯,觉得事关重大,且必有蹊跷,便带着击胡侯番辰与二百国兵朝食后从盘橐城出发,晌午后赶至北岭州(注:即今阿图什市所在绿洲)。

      秦汉时代,北岭州溪流纵横,水草丰沛,浓荫覆盖,绿茵遍地,是优良牧场和农区。七月大战后整个北岭州吏民剩下不过八百余人,人烟稀少,有农田不过数千亩,且亦耕亦牧。而当时的北岭城(注:即库木萨克村古城遗址),不过是一个坚固小城堡,城中居民仅有几户牧主近百人。

      捐毒国在乌即州之西的大山内,国民均以狩猎或放牧为生。疏勒国归汉后,捐毒国不断有牧民举族移民到疏勒国绿洲。其中有一个小部族约百十人,在头人颥罕率领下进入北岭州,本来在天山一个大草甸内以狩猎与放牧为生。汉大使班超颁发《垦荒令》后,颥罕带着族人到北岭州正式入籍登记垦荒,短短一个多月已经开垦无主荒地近千亩,授宅十五区,本已建起了十五座简易院落、围栏,村落已经初具模样。

      这片荒地位于北岭州大牧主查术辰封地的西侧,地处天山脚下,一条融雪小河弯弯曲曲地穿过这片田地,是极好的农耕之所。颥罕部族亦牧亦耕,垦荒之余还进山狩猎,已经在这里扎下根来。但到了九月上旬,查术辰的家兵突然包围了这个小部族,因而双方发生了激烈械斗,部族死伤数十人,并将男丁全部羁押。

      寒菸来到北岭州时,巡视了天山脚下的垦荒村寨。沿途所见各垦荒村落,都关门闭院,人丁战战兢兢,仿佛末日来临,见官军来更是如临大敌。正是秋高气爽、牧草如茵、秋栗收获后的金秋季节,本应该牧歌飘扬、牛羊肥壮、充满生机和喜悦,可眼前这些简易村落却萧索凄零、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来到被牧主抄掠后的颥罕部族,触目所见更是令寒菸心惊。村寨已经被一把火烧毁,村民们只能在村寨废墟南边的空地上搭起简易窝棚,老人、妇女、儿童便栖身在这些新搭成的简易窝棚或茅棚中,粮栗、农具和大量牲畜被抢走,场院内成堆的秸杆已成灰烬,村落东侧一块二百余亩的晚熟栗田未及收获即被烧毁。只有临时圈起的简易围栏内,劫后余生的牛羊们在安静地吃着草料。几条赖皮狗战战兢兢地躲到一边,畏惧地看着众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