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月正元先讲了一段,再教了几个字的书写,最后让杨燕做练习,自个儿走出屋子背上杨燕的草筐。 等到了晌午,杨燕完成了功课,月正元也割了满满的一筐嫩草放在破庙门口。这样杨燕既可以装满草回去交代,又可以挤出时间学习。 过了三天,月正元却不见杨燕的影子。到了第四天,月正元赶着马群送到了三圣山,一个战士告诉他,明天不用再来喂马了。月正元以为望天杨把他彻底开除了,非要找望天杨当面说清楚。战士被月正元缠的不耐烦,就说,鬼子的增援部队马上就到,望天杨可能到乡下安排去了。 月正元骑上红云快马加鞭来到杨府大院,不见一个人影儿,大门紧锁着。月正元立刻策马跑到三圣庙。 特训班的姑娘们,挑着泥罐子在杨树林间穿行。还有三五个村姑跟在后面,一条条漂亮的大辫子在浑圆的屁蛋上摆动。 杨燕最后一个来到老杨树下,树下有一口清泉,冬暖夏凉,用它酿出的美酒醉倒了四面八方的来客,尤其用泉水做成的豆腐又鲜又嫩。 杨燕除了打水,还有别的意思。杨燕把那泥罐子放下,将丰满的胸膛倚在钩担上,观望着三圣庙,像是等一个人。 月正元听说杨燕为了他与父亲、大哥进行辩解连副队长都辞了,非常感动,但又非常内疚不安。虽然,擅自进城搞武器惹起大浴河之战让望天杨非常得难受,但望天杨还把喂马和杨燕读书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是对他的信任。无论如何要对得起党和老师的栽培,要把特训班办好,还要将杨燕等一些女孩招进来。 月正元鼓起勇气喊:“杨燕!好多天怎么没来呢?” “她死了!”杨燕嘟囔了一句,挑起罐子往树下去。 月正元想:杨燕的步子很轻盈,她的声音很甜润。今天怎么啦?那步子有些沉重,声音也带点儿沙哑。于是,月正元很关心地跑过去,问:“杨府上不是有水吗?” “这里的水做的豆腐鲜嫩着呢。” “不过年过节的做什么豆腐啊?”月正元问。在那个年代,平常的日子穷人家做豆腐是遥远的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