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活在梦里-《全民偶像》


    第(1/3)页

    既然是庆功宴的主角,那庆功宴最后自然要丁宁压轴。

    大家都要求丁宁唱歌,但丁宁没有附和大家,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弹了石进的《夜的钢琴曲五》。

    石进不是专业的钢琴家,但他的《夜的钢琴曲》系列,是丁宁之前所在世界国内知名度甚高的原创流行钢琴曲。

    流行钢琴曲,它不像古典钢琴曲那么复杂,论起技巧性,《夜的钢琴曲》会被很多学院派嗤之以鼻,《夜的钢琴曲》系列本身也存在风格过于单一的毛病,但这都不妨碍广大公众对《夜的钢琴曲》的追捧和喜欢。

    对于大众而言,管你需要多高的技巧,格调有多阳春白雪,我欣赏不来,就是欣赏不来。

    大多数人对歌曲好坏的判断,对某首音乐认不认可,就是看它能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夜的钢琴曲》系列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忧伤也好,还是欢快也好,它简单干净的旋律直达内心,能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之下,找到不同的落足点,所以它虽然出自一个业余人士之手,却在国内火了起来。

    《夜的钢琴曲五》是《夜的钢琴曲》中最为出名的一首,它被冯小刚导演相中,用在了电影《非诚勿扰2》里,做了《见与不见》这诗的朗诵配乐。

    丁宁之所以选择《夜的钢琴曲五》,考虑到的也正是这点。

    他现在随便放什么音乐出去,都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首《夜的钢琴曲五》,他会放到微薄上去,做个酝酿。

    等下旬《诗刊》把《见与不见》刊登出来了,他会把两者做个结合,配合章璇炒一波。

    《夜的钢琴曲五》就跟《见与不见》这诗的意境一样,它不偏不倚温凉如水。

    在这个被空调烘焙得暖洋洋的宴会厅里。当大家还沉浸在三位天后争锋的余味中时,它没有瞬间降温大家心头的躁动,而是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慢慢地把大家好坏不一的心情收拾起来,往平静里沉淀。

    窗外夜色阑珊,屋内灯光敞亮,庆功宴已经接近尾声。一天又要结束了,是时候告个别,结束这一天的忙碌和喧嚣,然后回到家和自己心爱的人道一声晚安,睡一个安稳好觉。

    这是在场不少人,聆听丁宁弹奏《夜的钢琴曲五》时的感受。

    也有不少人。从这首钢琴曲中,再次领略到了丁宁的才华。

    纯音乐也好,流行歌也好,丁宁确实是一个很善于调动人情绪的高手,他真的是华语歌坛难得一见的天才新秀。

    还有人看出了丁宁的性格。

    虽然,他有时候会表现得很锋锐,跟刺一样扎手。但他大体上是个平和的人。

    就跟窗外的月亮一样,他其实明亮得很内敛。

    之所以让人感觉光芒万丈,是因为他才华外溢,长得又是干净灿烂,难免让人觉得他很突出耀眼。

    一个能写出《种子》和《门前》的人,必然有澄澈清透的一面。

    但他的思想是五光十色的。

    这很让人羡慕。

    他就像道彩虹,把纯粹和旖旎结合在了一起,也难怪他能够游刃有余地玩转各种风格。随手一来就是首热门歌曲。

    这就是天赋,让人只能干瞪眼羡慕的天赋。

    丁宁弹完《夜的钢琴曲五》,在场不少人都觉得今天已经尽兴,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睡觉的睡觉,交作业的交作业了。

    但有人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要丁宁再来一首。很多人无奈之下只能配合着起哄。

    好嘛,那就再来首。

    久石让的《summer》,一首充满盛夏阳光气息的欢快钢琴曲,也是《菊次郎的夏天》里的插曲。

    这下。大家刚刚偃旗息鼓平静下去的心绪,又被调动起来了。

    前脚刚觉得你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呢,后脚你就活蹦乱跳起来了,见鬼。

    但这首钢琴曲一样给人很美好的心情。

    只不过,在这个很多人神经开始疲乏的时刻,来这么一首欢快到让人全身细胞都舒展开来的钢琴曲,就像一杯咖啡下肚,让人睡意全无。

    “这是不准备让人睡觉了吧。”柴广平笑着打趣道。

    杜诚附和道:“可不是,听得我来精神。话说这曲子我以前没听过,也是丁宁自己写的吧?”

    他这问题,其实也是大家的共同疑问。

    不少人下意识地侧头看向杨度,杨度会意笑道:“我也没听过,应该是他自己写的。”

    詹泽满心痛惜地插话道:“不是他自己写的,还能是谁写的。这曲子,今天放出来,明天就能红,怎么可能大家都没听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