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章 市场冲击-《穿越1640》


    第(2/3)页

    但自从澳洲布匹进入之后,靠着以前的一些老主顾的关系勉强织出来的布匹能够销出一半,但对于他这样拥有多间手工织布作坊的大商来说,绝对还是处于亏本状态。

    布匹这东西虽然能存起来,可是货物存多了就会增加资本回流量,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资金回笼的快看,回笼的越快说明越挣钱,如果是相反却正好说明生意冷淡。

    那澳洲牛仔布,石木群也让人买了几匹回来看过,的确是好,无论是耐磨还是抹在手里或是明眼一看都会选择这步,就是自己都这般想,更何况是买布的百姓。

    织布其实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手艺,最多也就是在染布那一道程序上各家的手艺不同,最后出来的也就会不同,他试着和作坊里的几个大师傅研究过这布,想要仿,可是试了不下几十次上下,却是一直没能成功,布匹却是浪费了不少。

    这澳洲人的布匹说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在这道染上,不光是他没有成功,就是其他乡间已织布染布为生的士绅们也没有成功。

    其实早在澳洲布匹一出来,聪明的大明人就想过要仿造,别说什么古代没有山寨,任何时代只要是好的东西都会有山寨出来,更何况在这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没有概念的古代,就更别说保护了。

    在连续试了多次之后一些小作坊主果断的抛弃了,这样试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有些心思活络有商业头脑的瞬间倒腾起了布匹来,这布匹在广州卖的好,别的地方自然也不会差。

    虽然这些小作坊主转行灵活,可是像石木群这样的大作坊主想要立即转行就非常难了,这么太织布机也不是说脱手就脱手的,更何况手里收上来的一些原料积压,不织出来也卖不出去,放着就是浪费,织出来吧还能勉强卖上几个钱。

    可是织的越多也就意味着沉积的货物越多,资金也就回笼的慢,重视石家家资颇具,可也经不起这样耗下去啊,这些天里可把老石急坏了,那茶不思饭不下眼看这家业就要彻底赔掉一半自己还没想出个法子来。

    不是说他没想过倒卖澳洲布,而是等他想要进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名额,那广州赵家对于贩卖布匹的商人都有一定的限制,划分好了区域,谁卖哪都是规定好的,容不得你胡来。

    就算是想要多进些布也不是说给就给的,几乎都是按照当地的购买量来评估的,在说人家没有那么多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