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三、鸿蒙紫气-《九鼎至尊》


    第(2/3)页

    七彩婆婆安坐八仙椅,细细说道:“混沌气,天地开辟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混沌之气也叫鸿蒙紫气。是天下万物苍生之源,是天地之根本,鸿均老祖开天劈地幻化天地万物,鸿蒙紫气共有六道天道,以蒲团之形现世。与六道鸿蒙紫气皆是由六座大道圣位演化而来。内含天道法则,为成尊机缘。一是“风火蒲团”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也,二是“天地蒲团”元始天尊,三是“青莲蒲团”通天教主,四是“衍生蒲团”女娲娘娘,五是“寂灭蒲团”接引道人,六是“极乐蒲团”准提道人。才有了华夏文明之始。你丹田之中叫混沌金丹也叫鸿蒙丹。大道之基、天尊修源”。

    “虽感觉实力更加博大,那为什么降低修呢?”方圆问道。

    七彩婆婆笑道:“那是粗华所在、是最纯粹、最干净、最博大真气之源,重新化神感召天地万物,去体会、去感悟,然后重结鸿蒙金丹重步入金丹修为,那实力远逼元婴期,意识通四海悟九州、悟天道、应万物。但这也是一条漫、艰涉、磨难众众的道路”。

    慕宛清兴奋道:“方圆哥哥,你总是给大带不可思议,惊喜。”

    方圆笑道:“但还是伴随着灾难和痛苦?”

    七彩婆婆说道:“三日后,春回大地、万物散发生息,处处生机盎然,日立春时节,三百年一次‘鸿蒙化境’将又一次开启为期三个月后重新关闭,是修真者最好的一次历练机会,让人体会鸿蒙六道之基源。让人感悟最元始的天道、人性。”

    诸葛嫣然惊惊讶的问道:“‘鸿蒙化境’,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同和说法”。

    周通安坐细说:“据传混沌初开,天不是天,地不是地,一片荒芜。有盘古大神孕育其中,亿万年就这样慢慢的流淌过去,盘古突然醒来,拿起开天斧劈开了着亿万年压抑着的天地。浊气下降是为地,清气上升是为天,盘古屹立在这天地间每日将天托高一丈。三万六千载在盘古的不眠不休中过去了,天地的雏形逐渐成型。盘古累了,庞大的身躯在天地即成时倒下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成繁星点点,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草木,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金石,精髓变成珍珠;气为风云,声为雷霆,汗成雨露,头与四肢化成了五岳独尊,脊梁却成了天地间的支点不周山脉……盘古身死,但精神不灭。他在这洪荒留下了一道清气和十二道浊气。一道清气演化成了: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也就是“一气化三清”。十二道浊气就演化成了十二祖巫。开天斧因承受不住开天的阻力,斧头化成了太极图、盘古幡,斧刃化成了诛仙四剑,斧柄化成了混沌钟,合称四大先天至宝!而混沌青莲亦因天地开裂而毁损,二十四瓣莲花化成二十四片造化玉牒,上面记载着大道三千,后为鸿钧所得,并籍此悟道。教化三千。于紫宵宫开讲,三清,女娲,准提,接引以及帝骏,太一,鲲鹏,冥河,红云,镇元子,后土都去听讲。”。

    七彩婆婆笑道:“鸿钧讲道三次,合一万六千年。然后分封七圣位,三清为盘古正宗,有开天功德在身,得三圣位。女娲日后有大功德要做,得一圣位。四人收位弟子。准提,接引日后立教,得二圣位,收为记名弟子。最后的圣位给了红云。七人各得鸿蒙紫气一道,也就是大道之机。鸿钧留下七人在“分宝崖”上分宝,太上老君得“玄黄玲珑宝塔”,原始天尊得“盘古幡”,通天教主得“诛仙四剑及剑阵”,女娲得“乾坤鼎和山河社稷图”,准提,接引,红云未得宝。鸿钧合道”。

    方圆说道:“这和鸿蒙幻境有什么联系吗?”

    七彩婆婆笑道:“不急吗?洪荒既出,万物生灵便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妖族和巫族为了争夺天地的统治权利,开展了长久的战斗。千年大战,巫妖劫弃。帝骏,太一陨落。河书洛图为原始天尊所得,东皇钟失踪。祖巫纷纷陨落,共工怒极,头触不周山。天柱塌,四极废,巫妖死伤大半,洪荒破碎。女娲补天,六圣聚合洪荒碎片依造鸿钧老祖鸿蒙混元图—利用混沌青莲产出其中一颗莲子绘制幻化而成天地雏形,造就了四大部洲。原始天尊取半截不周山,制成“翻天印”。其后,妖族多成为仙人座骑,大部分前往苦寒的北俱芦洲,一部分拜入通天门下。是以东胜神州妖族力量弱小,几乎没有妖王以上的存在。巫族几乎死绝,但是血脉已与人族混合,得以传承。这就是天地人的开端。这鸿蒙化境就是天地之始。一样是半截不周山为中心,东胜神洲,南部赡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分布四方,海外还有十三岛。虽只是洪荒天地的万分之一,但依然是混元灵气浓厚、更收数不尽的洪荒神兽仙禽和洪荒神器于化境之中。”。

    慕宛清急忙问道:“是真实的,还是只是一处化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