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佛道-《玩转穿越》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其实蜀中的两大名山,在名气上,青城不及峨眉还有一个原因。

    青城传承的是我们本土数千年以来的道教,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炼之地,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

    而峨眉虽然在上古时期也曾是修道场所之一,只不过在佛教传到东方之后,逐渐被占据,演变成了现在的佛教圣地。

    事实上,对于宗教,冯烨从来都没有什么感觉。几千年来,中华流传得最多的就是佛道二教,道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而佛教则是源于国外。只不过在秦始皇时期已经传入了国内,距离现在也有两千多年了。然而数百年以来,国人普遍礼佛,而信道者寥寥。归根结底,冯烨觉得是佛教的包装好,不仅有金碧辉煌的寺院、庙宇、连佛像、罗汉都有不少用金身塑造,不说别的,就峨眉山的几大奇观,都被冠以‘佛光’、‘圣灯’的名称,由此可见一斑。而与之对比的道教有什么呢?大多都深藏于山林之间,餐风饮露而已,佛教就像个大财主,每每大行于市,不少的城市或是周边都有佛教的庙宇存在。而道教就完全是个乡下土老帽。历史上已经如此,在如今这个物质社会更甚。某些知名佛寺都上市了,僧侣出门都有大奔,不知道佛教的教义今何在?

    说到教义,佛教的发展更是聪明,佛教修的是来世,西方极乐世界嘛,多美,多好。究竟有没有呢?谁能知道。但是恰恰正是如此,修来世,则这一说法永远都不会有被拆穿的危险,今世怎么说,怎么做,怎么索取都是可以了。对此,无论基督还是伊斯兰除了细节上的不同,归根结底也大都离不开这个框架。

    而我们本土道教的悲哀也正是在此。道教修的是道,是此生领悟自然和万事万物的道理。既然修的是此生,结果能不能修成,能不能成就大道,自然一目了然。现实怎么能比得上舌灿莲花的美好描述呢?

    更悲剧的是,历史上不少皇帝寻求长生之道,道教者,或许是为了教派的发展,或许是不敢直言,最后却往往因为帝王不幸猝于求生途中,道教一时不免就成了泄愤的对象,变得更加凋零。再加上历史中的太平道、天师道、白莲教,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牺牲的实在不在少数,比如朱元璋就是靠着白莲教起家。只是最后把蒙古人驱赶走之后,又立刻调转矛头开始打压教派,为的无非是帝皇思想,为了统治而已。

    相对来看,佛教几千年的历史上,归根结底只做了一件事——敛财。如此而已,不相信么?请看看全国各地,数千年来增加了多少的佛寺,那些庙宇是否越来越庞大?事实如此,并非空口胡说。

    可悲,可叹。

    所以,历史已经证明了,真实往往是比不过虚幻的。世人皆愿意相信虚幻,而不愿意接受现实。或许会借口于心安,但事实是大部分的庙宇里,初一的头柱香已经被炒到了数十上百万的程度。

    冯烨此时已经吃完了早餐,不过他没有起身,继续坐在桌边,喝着蒋怡为他沏好的‘碧螺春’。

    他已经决定下来了,第一站就去青城山。其实他本身并不是排斥佛教,每个教派既然存在,就必定有其内在的道理,即使在现代的物质侵袭下不断变质,但其本质还是导人向善的。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冯烨来评价。何况接下来他的行程也不过是游玩,又不是去瞻仰和膜拜宗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