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章 普及种牛痘-《大唐小相公》


    第(3/3)页

    而这次击败突厥,如果没有郑子文的神臂弩,马蹄铁,还有投枪,就算他能击败突厥,损失肯定不小,说不定几年都缓不过气来。

    所以李世民相信,这一次郑子文也不会让他失望。

    老李是个狠人,给自己种了牛痘之后,立刻给自己后宫的嫔妃们都种上了,就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不例外。

    知道了李世民的做法,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纷纷效仿,一方面是为了捧李世民的臭脚,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反正就是发个高烧,又不会死人,万一天花来了,说不定还真得救了呢。

    在这样的想法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长安城里的大多数官员也完成了种牛痘的过程。

    唐人喜欢跟风,无论好不好,只要大家都做了,那么自己就想去做做。

    当初魏晋时代出现的五石散吃死不少人,但如今大唐还是有很多文人在吃,这就跟风的作用。

    如果不是因为郑子文的原因,李世民把练金丹的道士给砍了脑袋,说不定现在还有很多人每天嗑药,时刻准备驾鹤西游。

    现在种牛痘俨然已经成了一种风气。

    你种我也种,不就是在手臂上划一刀么?怕个毛啊!

    偶尔也会有人相互打招呼。

    “你种过牛痘没有?”

    “啊,种过种过,我现在感觉身轻如燕,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像这样的,我们管他叫做心理作用。

    这事李世民本来也没打算瞒着,牛痘的由来很快就传遍了大唐,很多农户在发现自己的牛得了牛痘之后,立刻一改以往那种愁眉苦脸,反而高高兴兴的就拉着牛去牛市卖了。

    得了牛痘的牛,价格是普通牛的好几倍!

    于是,在郑子文还不知道的情况下,种牛痘之法开始在大唐普及了。

    当然,还是有那么一帮人在这时候上蹿下跳的,说郑子文妖言惑众,蒙蔽圣上。

    对于这些人,李世民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你们说的我都听着,等你们说完了,我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李世民的态度也把这些人激怒了,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比较激进的办法——跪在大殿门口。

    但凡是铁骨铮铮的文臣们,大体都喜欢用这个方式表达对皇帝的不满。

    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最多两天李世民就会服软,因为他们知道,李世民对名声看得很重。

    一想到自己等人可以搬倒郑子文这只老虎,然后踩着他的脑袋上位,这些文臣就兴奋不已。

    正当他们以为自己快要成功的时候,一间出乎他们意料的事发生了。

    京兆府,天花病爆发!

    本书来自http:////.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