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独舞-《王牌好莱坞》


    第(2/3)页

    但是丹尼尔可以——为什么他说这是他在表演上的回归和升华,因为此时此刻,斯皮尔曼这个人物不再是无法看见的背景光,而是一盏处于中心的冷色调大灯。前者以人性辉映时代和历史。然而终究只是一种渲染、一种说明,但后者却截然不同,人性之光照彻时代,引人注目的就是更加深层次的塑造和宣示。

    在做之人,包括导演和影评人,大多数是具有较高鉴赏力的,略逊一筹的媒体在敏感度上却又超过一般人,所以整个放映厅内,在这段表演里,都感受出来丹尼尔的功力所在。

    “他是个奇迹,不是么?”

    “也许,这就是天才,上帝垂顾之人。”

    在剧情稍缓的时候,下面开始有短促的交谈声音——无论是影评人还是电影记者,其实基本上不论是什么样的电影,在他们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都很难完完全全地沉入进去,这也是制片方在举办专业试映会的时候,最大的难题之一。因为一些电影,如果你能够沉心进入其中,都能感受到一百二十分的魅力,但是受邀而来的影评人和记者,大多数仅仅只能感受到六十分,剩下的四十分,则完全依靠电影理论和固有的评判标准来衡量——这是一种扼杀创新的潜意识行为,它就是这么存在着的。

    接下来就真的是他的独角戏了。

    一个钢琴师如何一步一步地沦落成亡国逃难的人。

    肮脏不合体的造型、越来越突出的颧骨,还有那种充满了温和的浪漫的眼神,如何变得畏缩、麻木。

    造型和表演在这里结合地完美无缺。

    斯皮尔曼被反锁在房子里以求安全,是丹尼尔新的一段爆发。

    观众几乎可以眼睁睁地看到,一个尚算体面的艺术家,如何从有了一个栖身之地的安心,到不安、沉默,然后缺少食物,缺少水,缺少交流,最后成了一个命悬一线的胡子拉碴的荒废之人。

    当炮火轰击这座被反抗之人充斥的避难所之后,斯皮尔曼不得不逃离了。

    “波兰斯基真的很大胆。”

    哈维边上坐着的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位拍过《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名单》的大导演,后者他甚至多次希望波兰斯基能够执导,却最终没能得逞。

    “什么?”哈维轻轻侧头过去。

    “你没有发现么,这么大的一个主题,这么沉重的题材,这么冷清的拍摄方式,他居然真的敢于依靠一个角色来塑造整部电影,丹尼尔的独角戏太多了,如果不是波兰斯基的手法足够**,我甚至都想要去怀疑,他是不是找了个大房间,然后放上了不同的背景板,然后找了个演技高超的人就在这个房间里,表演出了整个故事,难以置信。”

    哈维看了一眼史蒂文的表情,没有讥讽,而确实充斥惊叹之感。

    他低声笑了一下,“然而,他确实找了个了不起的独舞者,不是么?”

    纳粹的军官对斯皮尔曼的最终拯救,以及他自己最终的结局,既不是幡然悔悟,以错证错的世俗戏码,也不是你救我,我救你的和解宽恕和生命交易——只是因为,它就是这样,斯皮尔曼就是被一个个体的纳粹军官救了,而纳粹军官则死在了战俘营里。

    这是整部《钢琴师》最鲜明的特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