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最后关头-《王牌好莱坞》


    第(2/3)页

    丽塔今天穿了一条黑色长裙,这时正在翻动自己的电脑,“我想是的,在电影拍摄的时候,我曾经也探问过戴维,对于宣传的看法,并没有看出来什么。而且,很明显的是,山鹰公司和丹尼尔关系密切,你别忘了,丹尼尔是以什么起家的。当初,如果不是网络热捧,他无论如何都拿不到《角斗士》这种级别的电影,更不用说今时今日的地位。而山鹰公司本身也是以网络分析、数据处理技术闻名,现在双方展开紧密合作,还把一直将丹尼尔当成王牌的blogger和mb拖了进来,再加上dd影业,所以的联系和中心都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丹尼尔.桑德勒。

    还有一个理由,当初力主签下梯度条约的就是丹尼尔本人,库萨.达蒙甚至劝阻过他,但最终没有成功,如果不是对发行方法有足够自信,他怎么可能会坚持签订这样一份看似不利的合约?”

    丽塔的分析显然很有道理。

    “不能小看这个年轻人。”金.派森和丹尼尔的不愉快早就在双方有意推动之下,烟消云散了。他现在倒是可以自嘲地说起这件事,“当初库萨短暂离开的时候,我希望把他签下来,但是他最终硬顶着caa,靠着几个新人,拼了下来,那是多么繁杂巨大的工作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说他是不是个天才,至少在面对如此艰巨局面的时候,他能够毫不畏惧,迎难而上,这就足够让人畏惧的了。所以,如果说他不是事先确定好,不可能贸然签订一份看似对自己不利的合约。”

    “听上去,你们对丹尼尔的推崇都足够让我吃惊的。”

    他身边这两位可不是什么小人物,汤姆.汉克斯的妻子、工作合伙人,以及大经纪人,这几个头衔在好莱坞绝对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代名词。

    “继续关注吧,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强求的,如果不是因为dd在现在这个时机上,还没有能力独立地制作一部质量有保证的影片的能力,他们也不可能和别人合作,多多少少,还是要分润一下利益出去。我们的幸运在于,ifc足够小,双方在合作上相对平等。他们不是和米高梅还在合作一部电影么?那是负责偷师的,而这是负责练兵。dd和丹尼尔的野心绝对不止于此。”

    丹尼尔无从得知,汤姆.汉克斯对自己的评价,事实上,这个时候他也不太有精力去考虑别人了。他们自己的渠道在紧锣密鼓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希腊婚礼》在imdb即将上映的榜单上已经从榜单末尾上浮到榜单首位——这就是天然的优势,宣传方法针对的人群往往就是imdb的用户,他们拥有给出‘期待’票的权力。但是这份榜单的人却不仅仅是擅长网络的人,普通人偶尔也会过来转转,以帮助自己选择下一次观影的对象——如果没什么特别想要看的电影的话。

    这绝对是一种效果良好的互动和共鸣。

    除此之外,特里弗那边配合请动纸媒、期刊对这一“现象级”的网络狂欢进行报道,以覆盖对网络好奇但没有亲身参与的人群。

    从这一点上来说,之前“百张海报”活动,已经引发了洛杉矶地区的关注度,dd在设置海报位置的时候,可以选择了自选超市、量贩市场、女装店、时尚街区等位置,蜂拥而至的拿着相机的人群,当然会吸引很多朋友产生一个问号:她们在做什么?

    《希腊婚礼》也就通过这样的契机,把自己需要推介的信息,包括电影简介、主研人员、上映时间和地点都传达到别人脑子里。

    线上和线下,在策划方案、参与人员、特里弗的公关团队的连线之下,成为了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第(2/3)页